游客
题文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正确的历史结论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孔子创立儒家学说
B.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依据
C.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提出“先定论”的主张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在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中国改革开放 B.罗斯福新政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二战后苏联改革

如果将价格革命前欧洲拥有的货币总量设为100,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拥有的货币总量(m)设为60,商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拥有的货币总量(n)设为40,若价格革命后欧洲货币总量上升为1000,那么,下列关于m、n的四组数据的推理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m=700,n=300 B.m=800,n=200
C.m=600,n=400 D.m=500,n=500

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生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C.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D.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个由党外民主人土担任。这  

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
B.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
C.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