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植株紫色基因对植株绿色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植株紫色基因(B) 对植株绿色基因(b)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非糯性紫株、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三个纯种品系供实验选择。请回答:
(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应选择非糯性紫株与糯性紫株杂交。如果用碘液处理F1代所有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___ ___。
(2)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两亲本基因型为__ ____。如果要筛选糯性绿株品系需在第______年选择糯性籽粒留种,下一年选择______自交留种即可。
(3)当用X射线照射亲本中非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并授于非糯性绿株的个体上,发现在F1代734株中有2株为绿色。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区段缺失导致的。已知第6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
①在上述F1代绿株的幼嫩花药中观察下图所示染色体,请根据题意在图中选择恰当的基因位点并在位点上正确标出F1代绿株的基因组成。
②有人认为F1代出现绿株的原因可能是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导致F1代绿苗产生。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产生的变异类型。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F1代绿色植株与亲本中的____ __杂交,得到种子(F2代);第二步:F2代植株的自交,得到种子(F3代);第三步:观察并记录F3代植株颜色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__ ___,说明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没有发生第6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__ __,说明花粉中第6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下图可表示生物学中一些动态过程问题的研究,请分析作答:
(1)若用此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值下,某底物浓度对其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则D点应移动至点,纵坐标代表的量是。若达到B点后仍要提高反应速率,可通过来实现。
(2)若用该图表示环境中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DB段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为,A点表示。
(3)若此图表示光对光反应速率的影响。B点时,光反应速率不再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叶绿体中类囊体薄膜上的或含量不足造成的。从根本上分析不同种类植物光合作用能力存在差异,主要是由决定的。
(4)若此图表示酵母菌有氧呼吸与耗氧量的关系,那么在酿酒工艺中当呼吸作用增大时,酵母菌种群数量会,原因是。
如图所示为HIV病毒浓度与T细胞数量的关系,据图回答:
(1)oa段HIV的数量变化可以看做是个J型增长曲线,原因是。
(2)ab段快速下降,表明了人体免疫系统。
(3)bc段可以看做型的增长曲线,呈现此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4)患上艾滋病。会造成人体免疫系统能力下降,甚至丧失。
为了验证幼嫩种子产生的生长素可以促进子房的发育.我们取相同数量的某一种植物授粉后的子房编号为A、B、C、D四组。A组不做处理,B、C、D组在子房上切口,C、D组从切口里取出幼嫩的种子,D组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1)实验结果预测:在不考虑子房上切口损伤作用情况下,能发育成果实的有组;不能发育成果实的有组。
(2)比较A、B组的结果说明了切口对子房发育成果实。
(3)比较A、C组的结果说明了。
(4)比较C、D组的结果说明了。
(5)通过(3)与(4)结果说明了。
(6)在实验过程中,如果D组生长素的浓度过大,会出现怎么样的结果:。
.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蓝、紫、白四种。现有四种纯种,其中甲为红花(AABB),乙为蓝花(AAbb),丙为紫花(aaBB),丁为白花(aabb)。现有下面的遗传模式:(F1自交得到F2)
(1)这种植物的花色遗传遵循定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2)不考虑交叉互换,F1中的红化各能产生两种配子分别是、和、
(3)一个苗圃只有丙品种,想自己培育出甲品种,写出可行的育种方法。
(每空1分,共7分)如图是细胞重大生命活动图示,A-D是四种活动过程的相应编号,请回答:
(1)图表示的是______(真核、原核)生物细胞重大生命活动图示,这类生物的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
(2)细胞识别是细胞信号传导的前提,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上有特殊的__________。
(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如果由于某种因子的作用使____________从抑制状态转变成激活状态,可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4)若某细胞内检测到血红蛋白的mRNA出现,说明该细胞正在发生____________。受抗原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主要发生的图中活动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