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木薯(下图)最适于在年平均温度27℃左右,日平均温差6~7℃,年降雨量1000~2000 mm且分布均匀的地区生长。木薯一直是尼日利亚重要的传统农产品,近年来丹麦、美国等来该国建立了许多木薯糖浆制造厂、木薯加工中心等,生产甜味剂、淀粉、酒精等系列产品,同时研究开发高产抗病品种;开发市场信息系统,木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尼日利亚已成为世界最大木薯生产国。
材料二 尼日利亚示意图、该国城市明纳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 目前尼日利亚荒漠化土地以每年35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1)解释明纳气温最热月份的形成原因。(4分)
(2)简述尼日利亚木薯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的条件。(6分)
(3)分析丹麦、美国对尼日利亚投资加大,使其木薯生产规模扩大对尼日利亚的影响。(6分)
(4)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尼日利亚荒漠化空间扩展的方向。(6分)
读下面的“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①②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
(2)水循环中①是环节,②是环节,③是环节,④是环节。
(3)甲地的地质构造为,乙地的地质构造为。
(4)形成丙处地貌的地质作用是(选择填空)。
A.内力作用 | B.外力作用 | C.沉积作用 | D.侵蚀作用 |
(5)图示中所标的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属于循环,人类最容易施加影响的环节是(填写数字)。
读图,甲图为“某日光照示意图”,乙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图中画出太阳直射光线。
(2)甲图中该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此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
(3)甲图中A地此时的太阳高度为;B地出现(极昼、极夜)现象;A、C两地一定相同的地理事物有。(选择填空)
A. 地方时 B. 线速度 C. 昼夜长短 D. 气候
(4)甲图对应乙图①②③④中的位置。乙图中,地球从位置①运行到位置②的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选择填空)
A. 北京正午人影先变长,后变短 B. 天安门升旗时间越来越晚
C.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D. 极昼极夜范围越来越小
(5)南极考察工作活跃时,地球公转到乙图中点附近。
材料一:黄河是一条多沙的河流,中上游每年输出泥沙16亿吨,经河口入海的约有12亿吨。而黄河在利津入海口的潮流作用很弱,河口潮流的落差通常只有0.8~1.0米。由于潮流弱、搬运能力差,黄河入海的泥沙约有40%在河口附近淤积,河口两侧的堆积体以每年2~3千米的速度向海洋延伸,黄河三角洲也以很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
材料二:黄河入海口海岸变迁示意图
依据材料判断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的趋势并分析成因。
2011年1月的澳大利亚,当东南部备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时,东北部又遭受洪水侵袭,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试运用有关知识,解释2011年1月澳大利亚北涝南旱的原因。
随着海峡两岸联系的不断增强,台胞游客对大陆旅游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下图为2004年和2007年台胞游客分布示意图。
指出台胞游客数量最多省区,并说明该省区吸引台胞旅游的优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