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广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今天现代化海运的国际大港.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历史上,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童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材料二:目前,世界强国为争夺制空权而开展大规模的太空竞赛.中国政府主张在平等互
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世界各国开展外空活动,应有助于人类的安全、生存与发展,共同维护一个和平、清洁的外层空间.
(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论证材料二中我国政府主张的正确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每座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但是,传统村落保护的形势仍然很严峻,特别是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着发展模式单一、保护资金短缺、因无序开发导致自然风貌和环境遭到破坏等诸多矛盾和问题;更有甚者,一处处传统村落正在消失,遭受淘汰。针对以上现象,有人认为传统村落的形成、存在和繁荣与自然经济、农业社会的发展轨迹相适应,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城镇化的今天,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消失、淘汰是必然趋势,不必大惊小怪。
材料二:豫南某村依托山区优势发展旅游业,把原来的水塘变成了荷塘,把弯弯曲曲的小道变成了游客欣赏荷花的通道;原先的民居经过一番修整,修旧如旧,保持建筑、村落以及周边环境的整体空间形态和内在联系;同时开辟农家乐饭店,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而且方便了游客。新旧一体、相得益彰的乡村风貌和乡村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明保护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理由。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妥善处理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3)就保护传统村落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随着阿里巴巴在美国的上市,人们看到了电子商务的巨大能量和可观前景。
材料一:电子商务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孕育着巨大的商机。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全球电子商务的交易额为3770亿美元,2010年已超过1万亿美元,未来10年1/3的全球国际贸易将以网络贸易的形式来完成。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业正由起步迈入繁荣阶段。随着网络的发展,一系列侵犯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我国电子商务活动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安全因素。另外,小微电子商务企业融资难、税负重的发展难题也亟待解决。
材料二:为了促进本地电子商务业的发展,某市市委市政府组织专家到基层企业调研,并就电子商务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开展座谈会、研讨会等,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鼓励和促进电子商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解决了电子商务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问题。
(1)请从资源配置基本手段的角度,说明如何促进电子商务业的健康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市市委市政府组织专家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原因。

有个人不小心打碎一个花瓶,但他没有陷入沮丧,而是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和0.1克以下的最多;同时他还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即较大块的重量是次大块的重量的16倍……因此他发现了“碎花瓶理论”。这个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和天体的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人就是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
(1)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
(2)上述材料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

材料一: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从三十多年前开始,中国的改革就一直在探索中前行。随着世情、国情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的改革开始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这需要政府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以全局的视角对改革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各层次、各种要素进行统筹思考,协调各种关系,确定目标并为其制定正确的战略、路径,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改革的主体绝不仅仅是政府。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任何成功的改革,最不可缺的是善于表达、积极参与的负责任的公民。
材料二:2013年8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司法制度迫切需要改革、完善和发展,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在此之前国家组织国内司法部门和大量法律专家深入调查司法现状,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司法新对策、新举措;努力做到司法政策建议符合规律、符合国情。专家分多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区市,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白皮书奠定了重要基础。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政府对改革进行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对农产品需求压力,我国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由此导致了耕地重金属、滴滴涕、多环芳烃等污染问题,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和农业经济效益。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生态友好型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度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分析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的依据。( 1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