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时任黄埔军校长的蒋介石发表演说:“‘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明白地说,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这明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所以我们叫他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这说明
A.国民党右派极力伪装革命 |
B.国共两党经济纲领基本一致 |
C.国共两党的社会基础趋同 |
D.国共合作有共同的思想基础 |
下表为1800~1950年日本东京人口变化状况(单位:千人)表中人口变化的趋势表明日本
年份 |
1800年 |
1880年 |
1900年 |
1950年 |
人口 |
800 |
1050 |
1600 |
5425 |
()
A.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B.工业化速度加快
C.消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D.成为世界商业中心
《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一书中认为:每种外来文化都被采用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只要外来文化有助于日本进步,就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实来接受。明治维新中“和魂才洋才”的观念反映了()
A.日本文明的国际化 | B.西方文明的日本化 |
C.儒家文明的日本化 | D.日本文明的西洋化 |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呼、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本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 |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统治的阶级基础 |
《2月19日》宣言指出:“有些人只想到自己而忘却了义务……使用土地而不给地主尽相应的义务,是绝对不公道的。”这说明废除农奴制后()
A.农民和地主取得了对等的地位 |
B.农民以继续履行义务为条件获得自由 |
C.地主的经济利益遭到了很大损失 |
D.农民在取得土地前须继续履行义务 |
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的根本原因是()
A.军事落后 | B.制度腐朽 |
C.经济凋敝 | D.吏治腐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