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北京时间2015年3月15日10点30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准时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某记者欲从日本东京(采用135°E时间)乘飞机(飞行时间2小时)赶往北京全程报道该记者见面会,仅从时间和经济两个方面考虑,其乘坐的飞机宜在当地什么时间起飞?( )
A.3月15日7点 | B.3月15日9点20分 |
C.3月15日10点 | D.3月14日16点30分 |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 )
A.美国田纳西河正值流量较小的季节 | B.澳大利亚东部海域多发热带气旋 |
C.索马里东部渔民捕鱼忙 | D.安第斯山脉的高山牧场草木枯黄 |
读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6~7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气候类型的分布,该气候区
A.降水集中在冬季 |
B.终年温和湿润 |
C.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
D.全年降水稀少 |
与邻近地区相比,该气候类型在A处明显向内陆延伸得更远,主要影响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与邻近地区有差异 |
B.所处气压带和风带与邻近地区不同 |
C.太阳辐射强度与邻近地区不同 |
D.地形与邻近地区有差异 |
我国南方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对学校附近地区进行地理考察,绘制了如下地质剖面。运用有关知识回答3~5题。队员在乙处进行考察,最可能发现的地理事物是
A.火山口 | B.鱼类化石 | C.煤矿 | D.金属矿产 |
.队员发现,经过甲处的交通线明显多于乙、丙、丁三处,其主要原因是
A.客货运量大 | B.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 |
C.水源充足 | D.地势低,热量条件好 |
丙处正在新建一条南北向的铁路,你认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A.火山喷发 | B.断层下陷 | C.地下溶洞塌陷 | D.地下冻土融化 |
读部分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1-2题关于此时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上方俯视逆时针近日点附近 | B.北极上方俯视顺时针近日点附近 |
C.南极上方俯视逆时针远日点附近 | D.北极上方俯视逆时针远日点附近 |
如果此时视线与直射地球的太阳光线一致,则看到的地球日照图(阴影表示黑夜,空白表示白昼)正确的是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将会使泥沙的侵蚀动态、输送过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沉积带中泥沙的沉积速率。下图为黄河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计算公式:某一时期大水次数×2/(同一时期大水次数+大旱次数))和下游河道沉积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29~30题。19世纪以前,最能反映黄河中游地区植被严重退化的时间段是
A.公元100~300年 | B.公元600~1100年 |
C.公元1100~1300年 | D.公元1300~1800年 |
关于该图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气候变化越剧烈,沉积速率的变化也越剧烈 |
B.下游河道沉积速率的波动增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后果 |
C.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在公元1100年后的波动上升是植树造林导致的 |
D.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基本呈现负相关 |
读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值随日期变化图,(设黑夜太阳高度都为0°)回答26~28题。该地的纬度为:
A.60°N | B.65°N |
C.70°N | D.75°N |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日期该地出现极昼现象 |
B.②日期表示北半球夏至日 |
C.③日期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
D.北京白昼④日期比③日期长 |
当该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值等于0°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
B.其持续的时间大约2个多月 |
C.太阳直射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
D.其持续的时间大约4个多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