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温下,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1Na2S溶液中:2c(Na+) =c(S2-)+c(HS-) +c(H2S)
B.0.1 mol·L-1( NH4)2S溶液中:c(NH4+)>c(S2-)>c(HS-)
C.0.1mol·L-1pH为9的NaHA溶液中:c(HA-)>c(H2A)>c(A2-)
D.NaHSO3与Na2SO3混合溶液中:3c(Na+) = c(HSO3-) + c(SO32-)等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2c(OH-)+c(CO32-)=c(HCO3-)+3c(H2CO3)+2c(H+)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 |
B.在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以防止Fe2+被氧化 |
C.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 |
D.常温下,将1mL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l00mL,测得其pH<5 |
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 |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
下列说法中可以说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P(g)+Q(g)R(g)+S(g)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
B.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
C.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 |
D.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
我国燃煤锅炉大多是采用沸腾炉(注:通过空气流吹沸使煤粉在炉膛内呈“沸腾状”燃烧),采用沸腾炉的好处是
A.增大煤燃烧时的燃烧热并形成清洁能源 |
B.减少煤中杂质气体(如SO2)的形成 |
C.使煤炭充分燃烧,杜绝CO的排放 |
D.使燃料燃烧充分,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室温下,向0.01 mol·L-1的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C(Na+)>C(SO42-)>C(NH4+)>C(OH-)=C(H+) |
B.0.1 mol·L-1的NaHCO3溶液:C(Na+)>C(OH-)>C (HCO3-)>C(H+) |
C.Na2CO3溶液:C(OH-)-C(H+)=C(HCO3-)+C(H2CO3) |
D.25℃时,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呈酸性:C(CH3COO-)+C(OH-)<C(CH3COOH)+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