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
A.用图1所示装置蒸干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Cl3晶体 |
B.用图2所示装置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 |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NH3 |
D.用图4所示装置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探究浓度、催化剂、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编号 |
反应物 |
催化剂 |
温度 |
① |
10mL10% H2O2溶液 |
无 |
25℃ |
② |
10mL20% H2O2溶液 |
无 |
25℃ |
③ |
10mL20% H2O2溶液 |
无 |
40℃ |
④ |
10mL20% H2O2溶液 |
1mL0.1mol/LFeCl3溶液 |
40℃ |
A.实验④反应速率最快
B.实验①反应速率最慢
C.实验②速率小于实验④的速率,只是因为实验④加入了催化剂
D.加入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时,由于滴定速度太快,当混合溶液变红时不知NaOH是否过量,判断它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A.加入5mL盐酸再进行滴定 | B.返滴一滴待测盐酸 |
C.重新进行滴定 | D.以上方法均不适用 |
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 |
B.A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为正极 |
C.电极A极反应式为2NH3-6e-=N2+6H+ |
D.当有2.24LNO2(标准状况)被处理时,转移电子为0.4mol |
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溶液:①CH3COOH溶液②NaOH溶液③CH3COONa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变化)
A.溶液的pH值:①>③>② |
B.水电离出的c(OH-):③>①=② |
C.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CH3COOH)+c(CH3COO-)=0.1mol/L |
D.②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a+)=c(CH3COOH)+c(CH3COO-) |
现有常温下的四种溶液:①pH=11的氨水、②0.001mol/L的NaOH溶液、③pH=3的醋酸、④由水电离出的c(H+)=10-11mol/L的盐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
B.将③、④分别稀释到pH =5,由水电离出氢离子的浓度均减小100倍 |
C.在①、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①的pH减小,②的pH不变 |
D.将①、④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OH-):c(H+)<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