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溶液中含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5种(忽略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K+、Cu2+、Al3+、Fe2+、Cl-、CO32-、NO3-、SO42-,且5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为了进一步探究该水溶液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无紫色火焰。
②另取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
③另取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Cu2+离子 |
B.原溶液中不含K+、Al3+、CO32-等离子 |
C.根据步骤②只能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NO3-离子 |
D.步骤③所得到的白色沉淀共有2种钡盐 |
在25 ℃时,用0.125 mol·L-1的标准盐酸溶液滴定25.00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图中K点代表的pH为( )
A.13 | B.12 | C.10 | D.11 |
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编号 |
实验 |
操作 |
A |
钠与水的反应 |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
B |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 mL |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 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
C |
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 |
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 |
D |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
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 |
B.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 |
C.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 |
D.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 |
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
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
用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
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
在25 mL的碱式滴定管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20 mL刻度处,现将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出,流入量筒内,所得溶液的体积为( )
A.5 mL | B.20 mL |
C.大于5 mL | D.小于5 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