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虫 |
蜱螨目 |
弹尾目 |
其他昆虫或小动物 |
个体总数 |
类群数 |
薇甘菊 |
1890 |
226 |
123 |
48 |
2287 |
15 |
群落交错区 |
1198 |
132 |
99 |
114 |
1543 |
15 |
本土植物区 |
1084 |
120 |
143 |
49 |
1376 |
14 |
数量总计 |
4172 |
478 |
365 |
211 |
5209 |
19 |
(1)从表中数据可知,在不同样区捕获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不尽相同,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_______。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_______变化影响不大,而对土壤中动物的个体数量变化影响较大。对土壤中线虫等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一般来说,土壤中的小动物的作用是_______。
(3)薇甘菊与本土植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入侵5年后,本土植物成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因薇甘菊入侵引起的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等的一系列变化称为_______
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0、18,以白菜为母本,甘蓝为父本,经人工授粉后,将雌蕊离体培养,可得到“白菜—甘蓝”杂种幼苗。请回答问题:
(1)白菜和甘蓝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存在 隔离。自然条件下,这两个物种间不能通过 的方式产生后代。雌蕊离体培养获得“白菜-甘蓝”杂种幼苗,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具有 。
(2)为观察“白菜—甘蓝”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通常取幼苗的 做临时装片,用 染料染色。观察、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 。
(3)二倍体“白菜—甘蓝”的染色体数为 。这种植株通常不育,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 。为使其可育,可通过人工诱导产生四倍体“白菜-甘蓝”这种变异属于 。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的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这一过程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
(1)某农民的水稻田中发现一矮秆植株,将这株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秆,这种变异主要发生在分裂的 期。
(2)我国科学家通过航天搭载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用空间辐射等因素创造变异,这种变异类型可能属于 、 。与诱变育种方法相比,DNA重组技术最大的特点是 。
(3)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秆品种与感病矮秆品种杂交,选育抗病矮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假设该植物具有3对同源染色体,用杂种一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其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父本的概率为。
(4)“人工进化”与自然界生物进化一样,它们的实质都是 。
下图表示碳在人体内的转移途径以及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的循环流动,请据图回答:
⑴若图中的X是在胰岛A细胞中合成的,且与血糖调节有关,则X是 ;若图中的X是一种抗病毒的特效药,它在效应T细胞内合成,并可干扰、破坏病毒DNA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则X是 ;若X是抗体,则e过程发生在 细胞中。
⑵若F以大出汗的形式排出,一般而言体内的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将 ,醛固酮的分泌量将 。
⑶当某人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可促进 进行。(用图中字母回答)
⑷d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⑸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能发生a、b两个生理过程的是生态系统中的 (成分),能发生c过程的可能是生态系统中的 (成分)。
⑹f之前的(C6H10O5)n和g之后的(C6H10O5)n所指的物质和分布有何不同?f之前的(C6H10O5)n是 ,分布在 ;g之后的(C6H10O5)n是 ,分布在 。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如图所示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
(2)在正常情况下,抗体主要分布在[ ],而发生过敏反应时,[ ]通透性会增强。
(3)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 ],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此病主要是影响人体有氧呼吸第阶段。
(4)若图示肝脏的内环境,肝炎病人化验时,需制取相当于图中[]液体,会发现转氨酶的含量偏高,这是因为肝炎病人肝细胞膜的通透性。
(5)胰腺组织细胞可以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可以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若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的浓度升高,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为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三位同学进行了实验设计,下列是实验的基本思路。指出三个实验思路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为什么?再写出你的设计思路。
(1)实验一: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容器进行培养。对照组容器内只盛有蒸馏水配制的镁盐溶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并对溶液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
答:
(2)实验二: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栽培在盛有砂性土壤的容器中(砂性土壤肥力均匀,容器符合实验要求),对照组浇以蒸馏水配制的镁盐溶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
答:
(3)实验三: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栽培在盛有砂性土壤的容器中(砂性土壤肥力均匀,容器符合实验要求),实验组浇以含有植物必需的各种元素的完全营养液,对照组浇以不含镁离子的完全营养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答 :
(4)下面由你进行实验设计,写出你的设计思路。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