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候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 A.资本主义的萌芽 |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 
| C.爵位制度的创设 |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 
如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 ( )
| A.秦朝 | B.汉朝 | 
| C.唐朝 | D.宋朝 |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 B.察举制 | 
| C.科举制 | D.行省制 |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 
|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 
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 
|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
| A.宗法制的终结 | B.察举制的完善 | 
|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 D.科举制的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