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谢薖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注]①锦楼:乞巧节时,当时富贵人家在庭中所结的彩楼。谢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这两首词运用的最典型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读下面元曲,完成(1)(2)题。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元)乔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说,远远看过去,瀑布就象是由天机织就的一幅白练,垂挂在高高的石壁上。 |
B.作者靠近瀑布时,飞沫就飘落到身上,让人感到有凉气袭来,觉得衣服太单薄了。 |
C.作者写瀑布,由远观转而写近景,声音与色彩兼备,写出了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 |
D.全曲想象奇特,虽不见“瀑布”二字,但瀑布的奇特韵致却通过词句表现了出来。 |
(2)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瀑布?请举出两处并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①一②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霜净胡j乇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听晓角
李益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域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注释】①梅花:《梅花落》曲的简称。②《小单于》:乐曲名。
①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都是边塞涛,都通过写边关“听”乐含蓄地表达了戍边战士内心的情感。 |
B.《梅花落》为曲调名,高诗将“何处”二字嵌入其中,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 |
C.高诗尾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一个“满”字表面是写曲满关山,实则表现情满关山。 |
D.李诗三四两句写秋风中传来了《小单于》的曲调,就连塞鸿也为之陶醉,盘旋不度。 |
②这两首诗起笔一句有什么共同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渡湘江[唐]杜审言①
迟日②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①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是他流放途中所作。
②迟日:春日。“独怜京国人南窜”在全诗的结构中起到了的作用。
此诗通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①。
注:①却关:拉开门,开门。有人说“疑”和“急”用得极好,请你说说妙在何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水乡春景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
答:
(2)第三联写景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简要分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