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一天,在公交车上我听到两个学生的一段有趣的对话:“哎,昨天我妈就为我考试卷上错了一个小数点的题唠叨了一个晚上,听得我的头都变成两个了!”“那算什么?上次我爸为我差一分得满分的卷子说了一整天呢!我当时就昏过去了,当然是假装的!”“就是嘛,现在的父母真烦!”
材料二:小芳学琴六年了,恨透了所有的乐器。她对父母的提醒“别忘了练琴”之类的话非常反感。甚至听到他们“快起床”,“早些休息”之类的话更心生厌倦,更不要提父母问她的学习成绩了。总之,小芳反感父母说的每一句话。
(1)上述二个材料共同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是如何认识的?
(2)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父母是什么样的性格,我们与父母的代沟都是存在的。那么,你认为作为子女,应该如何理解父母,跨越代沟?
材料:学校团委要组织九年级同学星期天去社区敬老院打扫卫生,班主任动员小明参加,小刚以要看NBA球赛为理由,不愿参加。班主任要小明以班集体的利益为重,可小明说集体和他无关。
(1)请运用所学知识,帮助材料中的班主任劝说小明。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应如何履行关爱集体的责任?(6分 )
成长的烦恼
烦恼一:尽管我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总量居世界第四位,有172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大多数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据统计,我国的光纤制造装备的90%以上,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的70%,以及大型飞机、大型科学仪器、大型医疗设备,主要依靠进口。
烦恼二:在海洋领域,我国专家不足百人,仅为美国的1/20;在电信行业,高级人才占全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仅为0.14%;在信息产业,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比例为3.2%,而发达国家一般在20-40%之间……有关方面统计,威海急需10类专业人才:市场营销专业、外经贸专业、电子信息专业、医药化工专业、工民建专业、机械电子专业、外语专业、财会专业、涉外金融法律专业人才以及具有技术等级的技术工人。这些专业人才的缺口,严重影响威海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解决“烦恼一”的关键是什么? 为什么?
(2)“烦恼二”告诉我们,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哪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主要靠什么?
(3)解决“烦恼一、二”,我们必须实施哪些战略?哪一基本国策?
关注民生
2011年12月27日,《大众日报》以“山东经济提速‘有品质增长’”为题报道了于前一日结束的全省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指出,2012年,我们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我省通过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尽快使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引导资金和人才向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实体经济集聚,大幅提高研发投入,950亿研发投入助力转型“山东创造”,使山东经济更加呈现“有品质的增长”。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有人在评论我省要“尽快使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时说,这是由以前强调“国富”到更加重视“民富”的表现。试用教材观点简要说明更加重视“民富”的必要性(至少三点)
(2)“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这就提出了一个分配制度与分配方式的问题。在我国,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原则与分配制度是怎样的?
(3)“950亿研发投入助力转型‘山东创造’”这体现出我国一种怎样的发展战略?实施这一战略是基于怎样的实际?
(4)“发展的包容性”更多的是指要让富民与强国齐步走,这涉及分配的问题,要富民就是要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但最终实现“富民与强国齐步走”根本上要靠什么?为什么?
孟佩杰5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由养母刘芳英照顾。3年后养母因病瘫痪,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8岁的孟佩杰开始为生计而操劳,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每天在上学之余她要买菜做饭,为养母洗漱梳头、换洗尿布。后来,孟佩杰被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并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细心照料养母。她赢得了“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的荣誉。
(1)你认为勇于担当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2)你认为孟佩杰是怎样践行担当精神的?
材料一 据报道:2013年我国人口总数大约在13.53亿左右;我国资源总体短缺。
材料二2013年10月14日,财政部发布消息,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资金,全部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具体包括京、津、冀、内蒙古、晋、鲁六个省区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重点向治理任务重的河北省倾斜。
(1)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应该怎么办?
(2)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必须实施什么发展战略?
(3)实施这一战略的要求是什么?
(4)结合实际谈谈,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中学生可以采取怎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