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
| B.图②中染色体数∶DNA数=1∶2 |
| C.图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四对同源染色体 |
| D.图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名称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
下列有关生态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
| B.恢复力稳定性越强的生态系统,其群落内部的营养结构越复杂 |
| C.生态农业中由于物质的良性循环,确保了能量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废物积累 |
| D.种群中各年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
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下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 B.水稻虫害严重 |
|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 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
| B.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 |
| C.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
| D.各种植物激素在起作用时是孤立的,不会相互影响 |
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乙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分别为t3和t5 |
| B.t2-t3时间段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乙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 C.t1-t2时间段内甲、乙种群都呈“S”型增长 |
| D.t4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山坡上生长着一种灌木,这种灌木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被雨淋溶到土壤中去,能抑制其它植物种子的萌发和草本植物的生长。当火灾烧尽了此类灌木,其它草本植物便乘机生长繁盛,直到灌木再次出现时,这种化学抑制作用又再次出现。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灌木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
| B.灌木释放的化学物质调节的是种内关系 |
| C.灌木与它抑制草本植物之间是竞争关系 |
| D.农业生产上可利用信息传递控制有害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