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回答下列有关“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问题:
(1)下列有关“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NaCl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B.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性质,可除去细胞中溶于酒精的物质而得到较纯的DNA
C.DNA是大分子有机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所有有机溶剂
D.在沸水中,DNA遇双缩脲试剂会出现紫色反应
(2)由于鸡血较难找到,某学生试图用人血代替,结果没有成功,其原因最可能是( )
A.操作方法不对 B.人血含DNA太少 C.NaCl溶液浓度太高 D.加二苯胺太少
(3)下图为该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操作示意图:
①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②上图C、D步骤都加入蒸馏水,但其目的不同,分别是 和 。
③上图A步骤中所用酒精必须是经过 才能使用,该步骤的目的是 。
(4)为鉴定A中所得到的丝状物的主要成分为DNA,可滴加 试剂,沸水浴,如果出现 则该丝状物的主要成分为DNA。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某地的两个湖泊。这一地区有时会发洪水。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的和金黄色的。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两种假设,如图所示。
(1)在假说甲中,湖泊Ⅰ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这两种鱼的祖先是__________。
(2)假说甲中湖I和湖Ⅱ会形成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的原因是灰色鱼通过_________形成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并通过___________逐渐将适应环境的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选择,而将不适应环境的灰色鱼淘汰。
(3)在假说乙中,湖泊Ⅰ中原来的鱼是红褐色鱼,湖Ⅱ中原来的鱼是金黄色鱼,由于_____________的原因而形成现在湖Ⅰ、Ⅱ中的两种鱼。利用DNA分析能较快判断两种鱼之间的亲缘关系。如果湖泊Ⅰ中红褐色鱼与亲缘关系最近,则这一证据能有效支持假说甲;
(4)根据现代进化理论,如果湖泊Ⅱ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之间繁殖季节不同,说明它们之间已产生了。
(5)在对湖泊Ⅱ中的某一种群进行调查时,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鱼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和75%(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和65%,在这一年中,该鱼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理由是。
(6)依据现代进化理论,进化的单位,决定进化的方向。
(10分)I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例的变化关系;II图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1)I图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II图中______细胞一定处于I图中的CD段。
(3)II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细胞,甲细胞处于于I图中的段,①和④是
_________染色体,甲细胞中有_______个染色体组。
(4)II图中丁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如果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__________。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DNA片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4的名称是。
(2)用图中序号标明一个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组成。
(3)DNA分子的特异性是指特定的DNA分子具有。
(4)DNA复制的原料是。
(5)该示意图中含有种核苷酸。
(6)有一对由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有1个鸟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1个;2个;2个
(7)请指出该图的错误是。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探究细胞呼吸类型,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选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
(2)A瓶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使进入B瓶的空气先经过NaOH处理,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
(4)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而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条件均是无关变量。
(5)取(填字母)瓶中的溶液加入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可检测酒精的产生。
(6)实验结论是。
下图表示一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表格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6J)。请分析回答:
(1)E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其主要来源除图中所示过程外,还有。
(2)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填序号);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B属于 。
(3)写出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4)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108J,能量在第二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