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A.TtBb和ttBb B.TtBb和Ttbb C.TtBB和ttBb D.TtBb和ttBB
为研究根向地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某生物小组将某种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抑制也越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数目的增多和伸长生长 |
B.植物根尖生长受到抑制是乙烯作用的结果 |
C.该实验说明了根尖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呈负相关 |
D.该实验说明了乙烯和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
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②释放淋巴因子作用于细胞④ |
B.细胞②、④、⑦能够直接识别抗原 |
C.细胞⑦有相对发达的高尔基体 |
D.⑦能分泌抗体,而④不能分泌抗体 |
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常出现胰岛素利用障碍,从而导致糖尿病。服用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高血压是引起糖尿病的直接原因 |
B.高血压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偏低 |
C.服用ACEI后,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增强 |
D.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受体内合成的ACEI的调节 |
给健康动物注射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不会引起
A.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
B.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减少 |
C.神经系统兴奋性和细胞呼吸增强 |
D.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量减少 |
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①~⑤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存在于③中,它的释放需要②参与 |
B.图中①④⑤构成突触,其中④为突触后膜 |
C.在突触后膜上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
D.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