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松线小卷蛾种群的周期性数量变动与一种病毒感染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松线小卷蛾与该病毒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
B.如果a曲线表示松线小卷蛾种群大小,b可表示病毒感染率 |
C.在家禽养殖中,应增大种群密度,以降低病毒感染率 |
D.宿主种群密度增大,病毒感染率增加,使宿主大量死亡,又导致病毒增加,感染率上升。 |
如图所示的细胞正处于(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C.有丝分裂后期 |
D.有丝分裂中期 |
下列哪一项试剂在两个实验中作用相同( )
A.酒精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检测生物组织的脂肪”中的作用 |
B.硫酸铜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的蛋白质”中的作用 |
C.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 |
D.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中的作用 |
二英进入环境或人体,由于其在脂肪中有高度溶解性能,故易在体内蓄积,且较难排出。当二英在人体积累到一亿分之一左右时,可导致肝癌的发生。以下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预防癌症的关键是少吃动物脂肪 |
B.在环境中,二英可通过食物链富集 |
C.长期接触癌症患者的人细胞癌变的几率增加 |
D.二英可通过改变基因的结构而致癌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
下列哪项能稳定遗传( )
A.F1性状表现一致的个体 |
B.测交后代所有个体 |
C.表现显性性状的个体 |
D.表现隐性性状的个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