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调节过程只有体液调节 |
B.人体受寒冷刺激后需合成大量甲状腺激素 |
C.控制与激素B结合的受体基因只能在甲状腺细胞内表达 |
D.①和②表示甲状腺激素的灭活途径 |
抗青霉素葡萄球菌是一种突变型。将未接触过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结果有极少数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葡萄球菌在相同培养基中经多代培养后,对青霉素的抗性明显增强。原因是
A.青霉素使用量的增加提高了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抗性 |
B.青霉素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
C.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抗性的增强是定向突变的结果 |
D.葡萄球菌的抗青霉素基因是在使用青霉素后产生的 |
下列有关基因、蛋白质和核酸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生物不同的体细胞中核DNA分子是相同的,蛋白质和RNA不完全相同 |
B.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
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DNA分子较多,转录成的mRNA分子也较多 |
D.真核细胞中,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质中进行 |
某细胞含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DNA双链都被32P标记,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进行有丝分裂,在第几次分裂中出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都有8条被标记的染色体
A.第1次 | B.第2次 | C.第3次 | D.第4次 |
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作为遗传标记,可对21三体综合症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遗传标记未发生正常分离的细胞是
A.初级精母细胞 | B.初级卵母细胞 |
C.次级精母细胞 | D.次级卵母细胞 |
某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之间共显性(即A1、A2和A3任何两个组合在一起时,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系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 |
B.背部的皮毛颜色的基因型有6种,其中纯合子有3种 |
C.背部的皮毛颜色为白色的个体一定为纯合子 |
D.某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有三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A2A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