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选考【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水处理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根据水中Ca2、Mg2的多少,把天然水分为硬水和软水,硬水必须经过软化才能使用。
①硬水软化的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树脂使用了一段时间后,逐渐由NaR型变为CaR2(或MgR2)型,而失去交换能力。把CaR2(或MgR2)型树脂置于____中浸泡一段时间,便可再生。
②当洗涤用水硬度较大时,洗衣粉与肥皂相比,_______洗涤效果较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常用绿矾做混凝剂除去天然水中含有的悬浮物和胶体,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要将待处理的水pH调到9左右,再加入绿矾。请解释这一做法的原因:__________。(用必要的离子方程式和文字描述)。
(3)最近我国某地苯胺大量泄漏于生活饮用水的河道中,当地采取的应急措施之一是向河水中撒入大量的活性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25 ℃时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向其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待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的pH增大。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增大了c(OH-),因而溶液的pH增大;乙同学认为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醋酸根离子,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H+)减小,因此溶液的pH增大。
(1)为了验证上述哪种解释正确,继续做如下实验,向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_(填写编号),然后测定溶液的pH。

A.固体CH3COOK B.固体CH3COONH4
C.气体NH3 D.固体NaHCO3

(2)若________(填“甲”或“乙”)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应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已知:25 ℃时,NH3·H2O的Ka=1.8×10-5,CH3COOH的Kb=1.8×10-5

(1)将等质量的Zn粉分别投入:试管A: 10mL 0.1mol·L-1 HCl和试管B: 10mL 0.1mol·L-1醋酸中: 开始时,反应速率AB(填>,=或<,下同),若Zn过量,产生H的体积AB。
(2)将等质量Zn粉分别投入pH=1体积均为10mL的试管A: 盐酸和试管B: 醋酸中: 开始时,反应速率AB(填>,=或<,下同),若Zn过量,产生H的体积AB。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0.2 mol OH的质量为,其中含有个电子;标况下L HCl气体溶于水可配成12 mol/L HCl溶液500 mL。
(2)我国是最早使用铜及其合金的国家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更最早利用天然铜的化合物进行湿法炼铜,这是湿法技术的起源,是世界化学史上的一项发明。西汉《淮南子·万毕术》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青为硫酸铜。
在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氧化剂是;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就有关物质的分离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现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溶解性
A
-11.5
198
1.11
A、B互溶,且均易溶于水
B
17.9
290
1.26

据此分析,将A和B相互分离的常用方法是
②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萃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答: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Fe2(SO4)3(写出电离方程式):
(2)H+OH═ H2O(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3)氧化铜溶于盐酸(写出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写出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上述分类方法叫做,类别1除④⑥外还有
写出类别2的名称
(2)①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往100 mL烧杯中加入50 mL水并加热至沸腾,
②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从外观上很难进行区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
B.两者的本质区别是氢氧化铁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C.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