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戊烷 | B.异戊烷 | C.新戊烷 | D.苯 |
关于氮的变化关系图如下: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 |
B.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 |
C.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D.上述反应中只有③属于氮的固定 |
已知X、Y、Z、W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则W、X不可能是()
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SO2通入BaCl2溶液,然后滴入稀硝酸 |
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
所得沉淀为BaSO3,后转化为BaSO4 |
B |
浓硫酸滴入蔗糖中,并搅拌 |
得黑色蓬松的固体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
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现吸水性和脱水性 |
C |
向FeCl2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粉末 |
出现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
FeCl2溶液部分变质 |
D |
向足量含淀粉的FeI2溶液中滴加2滴氯水 |
溶液变蓝 |
还原性:I->Fe2+ |
在1L溶液中含有Fe(NO3)3和H2SO4两种溶质,其浓度分别为0.2 mol•L-1和1.5mol•L-1,现向该溶液中加入39.2 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Fe3+物质的量为0.8 mol |
B.反应后产生13.44 L H2(标准状况) |
C.反应后溶液中Fe2+和Fe3+物质的量之和为0.9 mol |
D.由于氧化性Fe3+>H+,故反应中先没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气体 |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②常温下21gC3H6和C4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1.5 NA
③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为2NA
④3mol单质铁完全转化为Fe3O4,失去8NA个电子
⑤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后,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⑥将100mL0.1mol/L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0.01NA
A.①③⑤ | B.④⑤⑥ | C.①②④ | D.①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