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登楼感怀①
于 谦
晩来无事漫登楼,曲曲栏干总是愁。
渺渺乡关何日到,茫茫天地此生浮。
太行有路东西去,汾水无情日夜流。
华发苍颜成底事,可能辜负钓鱼舟。
注:①诗约作于诗人巡抚山西、河南期间。他长期徘徊于巡抚任上,在四处奔波中感受着岁月的流逝。当时明王朝国势渐颓,诗人虽尽职尽责,却很难有大用之时。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晚来无事漫登楼”一句,“漫”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统摄全词,“别来”与“断肠”二语,直抒离愁别恨。 |
B.下片抒情主人公不胜翘首远望之苦的形象隐现于字里行间。 |
C.结句以春草为喻,贴切而生动地描摹出离恨之绵远、浩渺。 |
D.全词语言委婉深沉,创造寂寥苍凉之意境,给人审美感受。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虹口卷)
清平乐
南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注]砌下:即台阶下。
14.从字数看,这首词是( )
A.小令 B.中调 C.长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
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忧”字贯穿全诗,请概括诗人忧愁的具体内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首联,分析诗人表现自己“百忧”之情的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这段文字是从那几个方面介绍钓鱼岛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5个字。
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约6.344平方公里。隋场帝时,曾派使臣朱宽召琉球王归顺,又曾派陈棱、张镇周等率军进入琉球,途中都经过钓鱼岛。明朝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中,称该岛为“钓鱼屿”,清代名著《浮生六记》中亦有关于钓鱼岛的记录。钓鱼台列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大量石油资源,在其他方面也有巨大的价值。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如果钓鱼岛被日本占据,中日就得按中间线原则划分大陆架,中国不仅丢失大量的海洋管辖区和海底资源,而且美日对中国的战略封堵线将从第一岛链又前推到中间线以西。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浣溪沙·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噀【注】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噀:xùn,喷。“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两句中哪两个字最生动传神?请结合诗句加以点评。
这首词是如何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塑造橘的形象的?请结合全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