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钱
材料
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正像五十二年前他叔父所做的那样。一年后,他恢复帝国,自称拿破仑三世。于是在相距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法国两次走上同一条道路:革命——共和——帝国。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法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革命。这以后法国的各派政治力量都进入合法斗争,和他们的英国同僚一样,规规矩矩坐在议会大厅中用举手来改变政局了。从 1789年起,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法国用革命来解决政治问题,造成激烈的社会动荡,但当问题真正解决时,却没有用革命的手段。这就是法国的政治现代化之路。
——摘编自钱乘旦《走向现代国家之路》
(1)用史实说明法国“两次走上同一条道路”的表现,据此概括法国政治现代化之路的特点。(10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的政治现代化之路“当问题真正解决时,却没有用革命的手段”的原因。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94年,雅典著名改革家取消公私债务,恢复债奴的公民身份,永远禁止把雅典公民沦为奴隶…… 他将人民按财产分为四个等级,各自拥有不同的政治权利。
材料二
(1)材料一中所说改革家是谁?材料中提到的改革措施有哪些?不得照抄原文
(2)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根据材料二写出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内容的三大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哪些成就?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就是确保文化多样性﹐使世界更加安全﹐而不是更不安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一贯的经验使我确信,除了真理没有其他的神。……非暴力植根于真理中,反之亦然。……我信仰世上各种伟大宗教的基本真理。……我还相信,如果我们能够阅读不同信仰的法典,并以这些宗教信徒的角度来理解经典,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根基都是一致的,每种宗教都能从其他宗教中获益。
——[印度]甘地《圣雄箴言录》
材料二绝食的确制止了首都的猖獗暴行(印度教徒对印度境内的穆斯林进行屠杀)。……毫无疑问,他减轻了印度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恐惧与担忧,使他们有一种相对的安全感。……在穆斯林世界中,甘地的形象有所改变,由原来的头号敌人变成了东方世界的杰出之子。巴基斯坦外交部长谈到了(甘地思想有)“一种为了印巴友谊而产生的新的了不起的感情愿望”。
——[印度]克里帕拉尼《甘地》
材料三人们只需要打开每天的报纸就会知道,宗教分歧是当今世界一个爆炸性的、甚至是致命的因素……对此的反应要么是退回我们自己的团体之中,将藩篱筑得更高;要么是将宗教因素撇在脑后。这两种策略都不能帮助我们处理宗教多样性问题。我们需要寻找某种互相尊重和与不同传统和文化背景的邻居真诚对话的基础,一个我们能够由此出发,共同努力面对困扰人类的深层伦理和精神问题的基础。
——[美]朱迪丝·博玲《中国文化朝觐:宗教多样性探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甘地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甘地思想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实践。
(2)据材料二,指出甘地在穆斯林世界中形象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分析其思想产生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甘地思想对我们今天处理文化多样性问题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曾任法兰西共和国总统的梯也尔曾这样评价拿破仑:“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 “长于指挥军队,善于治理被征服的地区……是位行政家……而他竟还具有立法家所具有的才能……”“法国有意把权力交给他,比之他要求掌握权力更急切。”……“几年之后,这位伟大、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20年胜利的果实被剥夺一空。”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材料二“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
——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1894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拿破仑的主要历史活动。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梯也尔和恩格斯评价拿破仑的不同视角。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接续式的“早熟”的启蒙。在14至16世纪,西方人依靠自身的社会变革力量酝酿起早期启蒙,并层层推进演绎出18世纪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晚熟”启蒙。借助于“西学东渐”的刺激与发酵,中国文化传统的逻辑发展进程才发生历史的大转折,最终在“民族复兴”的理论大框架中,标立起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观、价值观和伦理观,逐渐折射和凸显出“西方式”启蒙的反传统含义。
——据盂广林《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思想启蒙》整理
材料二与西方相比,中国启蒙不仅匮缺市民社会的根基和动力,而且没有西方式的孕育了现代性的传统资源可资利用。这样,当启蒙运动移植西方现代性价值并以其批判本土传统时,传统的抗拒和文明的冲突,都是西方内源性启蒙所未曾遭遇过的。
——高力克《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材料三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高力克《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启蒙是一种“内源式”的启蒙。并指出导致近代中国启蒙具有“外源式、突变性”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西方可资利用的“现代性的传统资源”的具体内容?并分析近代中国思想启蒙遭遇“传统的抗拒和文明的冲突”的原因?(不得摘抄原文)
(3)材料三中,“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中国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结合近代前期民族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说明理由。
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和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顾炎武《亭林文集》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王夫之《思问录》
材料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老子、孟子的主要思想,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