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1966年曾在地球的上空完成了以牛顿第二定律为基础的测定质量的实验。实验时,用双子星号飞船m1去接触正在轨道上运行的火箭组m2(后者的发动机已熄火)。接触以后,开动双子星号飞船的推进器,使飞船和火箭组共同加速,推进器的平均推力F=895N,推进器开动时间为7s。测出飞船和火箭组的速度变化是0.19m/s。已知m1=3400kg.求:
(1)火箭组的质量m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共同加速过程中,飞船与火箭组之间平均作用力的大小。(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两带有等量异电荷的平行金属板M、N竖直放置,M、N两板间的距离d=0.5m.现将一质量为m=1×10-2kg、电荷量q=4×10-5C的带电小球从两极板上方A点以v0=4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A点距离两板上端的高度h=0.2m,之后小球恰好从靠近M板上端处进入两板间,沿直线运动碰到N板上的B点,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设匀强电场只存在于M、N之间。求:
(1)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2)小球由A到B所用总时间;
(3)小球到达B点时的动能.
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正方形盒子.cd边的中点有一个小孔e.盒子中有沿ad方向的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m带电粒子从a处的小孔沿ab方向以初速度v0射入盒内,并恰好从e处的小孔射出.求:(1)该带电粒子从e孔射出时的速度大小.(2)该过程中电场力对该带电粒子做的功.
(21分)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木板C,在C上左端和距左端x处各放有小物块A和B,A、B的体积大小可忽略不计,A、B与长木板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C的质量均为m,开始时,B、C静止,A以某一初速度v0向右做匀减速运动,设物体B与板C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物体A运动过程中,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要使物块A、B相碰,物块A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
(17分) 在“嫦娥探月”工程中,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飞船在半径为4R的圆形轨道Ⅰ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再次点火进入月球近月轨道Ⅲ绕月球作圆周运动.求:
(1)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
(2)飞船在A点处点火后瞬间与点火前相比,速度是变大还是变小?
(3)飞船在轨道Ⅲ绕月球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
(16分) 如图所示,质量m =" 2.0" kg的木块静止在高h =" 1.8" m的水平台上,木块距平台右边缘10 m,木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µ= 0.2。用水平拉力F = 20N拉动木块,当木块运动到水平末端时撤去F。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木块离开平台时的速度大小;
(2)木块落地时距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