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示意图
材料二:西非地区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科特迪瓦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生产国,该国收获可可一直依赖外来劳动力。2014年由于邻国暴发埃博拉疫情,给可可收获带来了不利影响,并危及世界主要的巧克力制造企业。
材料三:布基纳法索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当地人将部分森林开垦成农田,种植花生和棉花等作物,在林间放养牛、羊、鸡等家畜,这种生产模式被称为混林农业。该农业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人与自然、人与野生生物、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该国为解决粮食问题,欲借鉴中国发展水稻生产的经验。
(1)科莫埃国家公园是西非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该公园动植物种类繁多,与处在______________(自然带)向___________(自然带)过渡的地带有关,每年的圣诞节前后是旅游旺季,当地正处于___________(旱季、雨季)。
(2)甲城素有“非洲雨都”之称,试分析甲城7月降水丰沛的原因。
(3)巧克力制造企业属于___________导向性工业,图中乙地是科特迪瓦的可可加工中心,简述在其附近发展可可种植业的区位条件。
(4)混林农业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野生生物、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简述其主要优点,并指出该国可以向中国借鉴的农业经验有哪些。
下图为世界某局部区域2月份气候资料分布图,冬季冷湿是影响该区域人们活动的主旋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2月份的降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并简要分析图示地区的湖泊多为不冻湖的原因。
(2)归纳总结图示地区0°等温线走向的分布规律并分别说明其影响因素。
(3)2014年图示国家的粮食自给率仅为39%,多种农产品对外依赖度非常高,尽管图示区域冬季冷湿,但该国的图示区域的全年粮食自给率达到128%,请说明图示地区粮食自给率高的原因。
根据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在非洲,由于土质退化,大片大片的农田和放牧地区正在消失。在撒哈拉大沙漠南部边缘地带,近50年来已有约25万平方英里肥沃的土地变成了沙漠,这片土地的面积相当于索马里的国土。由于已无法使现有的农田提高质量,非洲农民被迫通过砍伐森林或利用更不适合耕种的土地扩大生产。非洲每年大约有1200万英亩的森林消失,这主要是人们开垦农业用地造成的。非洲破坏了农村地区的环境,但并没有使经济得到有效的发展,也没有减少原本贫困的现象。从1970年到1990年的20年时间里,肯尼亚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比例从40%增至47%,在整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营养不良的人口从9600万激增至2.04亿。直到今天,贫穷的非洲一直在依靠外国的援助才能拨款进口粮食。这在今后几年将会变得更加困难。目前,非洲的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为2%,如果不增加粮食生产,那么到了2020年,这个地区的粮食赤字,也就是粮食产量和消费量之间的差额,将增加到7倍以上,达到7400万吨。
材料二:非洲的人口约有十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5%,自然增长率为2.4%,位于世界各大洲之首。
(1)非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有哪些解决措施?
(2)非洲的粮食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3)农民砍伐森林或过度开垦荒地扩大生产,造成了哪些严重的后果?
读图,“日本工业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雨雪,为什么?
(2)为何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
最近几年来,美国把其战略中心从大西洋转到太平洋,随着美国战略东移,亚洲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凸显,读图“亚洲局部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_____半岛,①_________湾,⑤_________运河,⑥_________海,E_________国家,F_________国家。
(2)A、B、C三大半岛都有大面积的热带范围,但气候类型不同,AB半岛以_________气候为主,C半岛以_________气候为主。因此制约C地农业生产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______资源缺乏。
(3)中日韩三国到③_________湾及其沿岸地区去共同购买的自然资源应该是_________资源,而且三国的商船最短航线必须经过②_________(海峡)。
运城盐湖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南郊区,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自古以产盐著名。盐湖所处的位置是盆地内最低处,南东北三面是巍峨的中条山和吕梁山,西面是黄土台源丘陵。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6分)
(1)指出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6分)
(2)从地形、水文、气候方面分析运城盐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5分)
(3)指出该区域主要生态问题,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