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
14亿~15亿 |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
15亿~16亿 |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
15.1亿或16.6亿 |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
8亿~9亿 |
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A.15亿~16亿 | B.15.1亿或16.6亿 |
C.8亿~9亿 | D.14亿~15亿 |
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B.地区开放程度 |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
D.国家人口政策 |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所述的“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指的是以下哪些节气
①春分②夏至③秋分④冬至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③ |
读图,北半球冬至日,下列城市白昼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A.广州、北京、哈尔滨、南京 |
B.哈尔滨、北京、南京、广州 |
C.广州、南京、北京、哈尔滨 |
D.哈尔滨、广州、北京、南京 |
冬至之所以称为“至”的原因是
A.昼长之至,日影长之至 | B.昼短之至,日影短之至 |
C.昼长之至,日影短之至 | D.昼短之至,日影长之至 |
图的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能证明地球自转的地理现象有
A.太阳的东升西落 | B.昼夜长短的变化 |
C.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严重 | D.季节的交替变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