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邓小平指出:牢牢把握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国家就能长治久安,新中国就大有希望。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请回答:
(1)什么是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2)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一核心内容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雾霾天气氛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材料二:雾霾改变生活,开启“防霾模式”,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反映了什么信息?
(2)雾霾天气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请把下图左侧序号填入图中相应方框内,完成雾霾成因示意图(见下图)。并再列举一条粗放发展方式。

(3)雾霾改变生活,防霾人人有责,请你为防霾出一条金点子。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2014感动中国人物简要事迹
胡佩兰
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 退休后,坚持坐诊,生活节俭,经常给病人垫付医药费。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
方俊明
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 1985年8月,为救一个落水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被“救”男孩的家庭始终不愿出具书面证明,致使他见义勇为的行为一直未得到确认。直到2013年11月,才获得了迟到28年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1)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即“五位一体”中的哪一内容?从国情角度谈谈,每年开展这一活动的理由?
(2)传统美德,生生不息:“仁医”胡佩兰传承了一种怎样的传统美德?传统美德,历久弥新:我们青年一代又该如何肩负起这些光荣使命?
(3)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是光荣的。方俊明的事迹启示我们未成年人在“见义勇为”时该注意什么?
(4)2014年感动中国获奖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身份和年龄相差悬殊,结合材料中的先进事迹分析:他们是怎样体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

【关注两会】
2014年3月3日—15日,全国“两会”在北京举行。两会期间,反腐监督、改革等都成为了热议话题。会议结束后,某班学生就两会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A组同学:关注大会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关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生活中有何地位?材料一反映了全国人大具有哪些职权?
B组同学:关注反腐监督的内容
材料二:在两会召开前的网络调查中,“反腐监督”位居选项热度排行旁的榜首。在人大会议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上,李克强总理说:“我们要建立和完善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机制,让腐败行为、腐败分子依法受到严惩,绝不手软。更重要的是,要让权力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运行,使人民能够更为充分和有效地进行监督。”
(2)材料中“对任何腐败分子都要依法严惩,绝不手软”反映了我国怎样的治国方略?权力的运行需要公众的监督,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正确途径进行监督?
C组同学:关注改革的内容
材料三:“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区别情况,分类推进,抓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多释放改革红利。”——《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3)我国当前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怎样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为什么要把改革作为2014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
D组同学:关注民生问题的内容
材料四:两会前夕,中国网举办了互动中国特别策划——2014两会网民调查。住房、医疗、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
问题均出现在得票最多的前十项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成为了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的日益突出,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现状?“改善民生成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反映了我党怎样的执政理念?民生问题,事关你我,请你为解决民生问题出谋划策。

【五水共治】

材料一:2013年11月29日召开的中共浙江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决定》,作出了“五水共治”重大决策。(右图显示)
材料二:“五水共治”行动的首要任务是“治污水”,从“清三河、两覆盖、两转型”做起。温岭市积极响应号召,共拆除涉河违法建筑353处29.13万平方米;排查出垃圾河604条540余公里,已清理172多条,清除河道及两岸垃圾、杂物等障碍物2384吨。
(1)分析材料一,我省在“五水共治”行动中需要坚持哪些国策和战略?
(2)材料二:“五水共治”这一行动的首要任务是“治污水”,要从“清三河、两覆盖、两转型”做起,其关键依靠什么?
(3)“五水共治”要求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该怎么做?(二个角度)

【科技轶事】
材料一:中共中央、国务院2014年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院士程开甲、张存浩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材料二: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月球迎来了两位客人:来自中国的“嫦娥三号”和“玉兔”。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
(1)材料中体现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属于什么建设?
(2)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是什么?
(3)国家召开科技奖励大会,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说明了什么?
(4)建国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形成了哪些精神财富?它们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怎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