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势力的压迫下,为挽救中国的危难,不少仁人志士化身“名医”,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一场场“救治行动”。据此回答问题。
(1)有人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展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它们分别指哪些历史事件。
(2)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是在肌体上,更多的是在头脑中。对此,“名医”们开出了什么良方?
(3)为中国“救治”的各位“名医”中,你最钦佩哪一位?请结合他的贡献简要评价。
(4)尽管“名医”们开出了各种不同的药方,都没有真正医好中国的病痛。对此,你如何看待?
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图一),“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彰显出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理念。吉祥物“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图二),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这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材料二 2010年第41届世界博览会已于5月1日开幕。在中国馆“国之瑰宝”展厅展出了反映北宋都城东京城市生活的绘画长卷,运用最先进的电子影像、动漫制作等技术,让所有的人物都“活”了起来,场面热闹非凡,再现了北宋东京的繁华景象。这无疑成为游客在中国馆参观到的最大亮点。
材料三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引擎、水力印刷机、纱织机械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天时、地利、人和催发了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诞生。
(1)材料一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源于14—16世纪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次运动是什么?它开始于哪个国家?
(2)材料二中的绘画作品名称是什么?它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画,作者成功描绘了北宋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请指出北宋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在英国举办的原因。
(4)材料三中1851年世博会展示了工业革命的成果,当欧美国家进行工业革命时,中国是否从中受益?为什么?
(5)围绕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请你为建设家乡的美好城市提出一条建议。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与这一活动。
【历史溯源】
(1)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是什么?
(2)美国《世界日报》当地时间4月20日发表社论《玉树“震出”了汉藏一体携手团结的新高度》感叹道:“一场空前的灾难,反而让中国有机会展现出汉藏一家、相濡以沫的同胞情谊,令人难忘。”请列举历史上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一例史实。
【政策探寻】
(3)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对少数民族地区又实行什么政策?
【现实调查】
(4)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率先在新疆进行资源税费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为推动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党中央还实施了哪一发展战略?
【活动感悟】
(5)你在这次探究活动中有何感想?
(4分)19世纪40年代,中国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的大炮打开,从此开始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进程。但同时,西方的近代文明也被带到了中国,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以下图片,请你说说近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1)交通:
(2)通信:
(3)文化生活:
(4)社会习俗:_
(8分)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1)国共两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抗日战争中,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重大意义?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按先后顺序列举战略大决战时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三大战役。
【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依据上面图文信息分析,列举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
【民族之殇】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5)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政权垮台并败逃台湾。
【光明前途】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6)海峡两岸血脉相连,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8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近代以来,有志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至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三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请回答:
(1)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请按照时间顺序列出。
(2)材料二中“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自强”指
“变法”指
“革命”指
(3)据材料三,中国社会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