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图一),“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彰显出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理念。吉祥物“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图二),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这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材料二 2010年第41届世界博览会已于5月1日开幕。在中国馆“国之瑰宝”展厅展出了反映北宋都城东京城市生活的绘画长卷,运用最先进的电子影像、动漫制作等技术,让所有的人物都“活”了起来,场面热闹非凡,再现了北宋东京的繁华景象。这无疑成为游客在中国馆参观到的最大亮点。
材料三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引擎、水力印刷机、纱织机械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天时、地利、人和催发了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诞生。
(1)材料一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源于14—16世纪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次运动是什么?它开始于哪个国家?
(2)材料二中的绘画作品名称是什么?它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画,作者成功描绘了北宋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请指出北宋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在英国举办的原因。
(4)材料三中1851年世博会展示了工业革命的成果,当欧美国家进行工业革命时,中国是否从中受益?为什么?
(5)围绕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请你为建设家乡的美好城市提出一条建议。
材料一:一九二四年一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有中国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主义,使之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大会宣告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材料二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发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历史上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什么战争?
(2)材料二中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派谁赴西安谈判?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了什么战争的胜利?
(3)从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你得到哪些启示?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翻军阀,尤其在推翻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孙中山
材料三 :因念中山先生一生,为平民的,为大众的,……而惟其爱民众、信民众也,故逝世之后,民众哀而慕之,十四年在北京送殡之数十万人,皆自动参加,非受人招致者也。
——《送灵后之感想》
(1)材料一反映了孙中山先生用来指导革命的什么思想?从图中你可以发现当时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孙中山先生为完成“北伐之目的”,在培养军事人才方面他创办哪所军校?
(3)材料三中指出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民众哀而慕之。 请你举出一例他的革命事迹来证明他值得人民这么做?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应学习孙中山先生的哪些革命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后,请回答。
材料一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史记》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战国策》说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废止“田里不粥(“粥”同“鬻”,音yù)”的原则。
材料三商鞅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规定爵位依军功授予,宗室非有的军功不得列入公族簿籍。即“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 商鞅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秦国凡三十一县” (也有史书认为是41县或36个县)。
问题:(1)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
(2)根据《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大臣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问,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呢?为什么?
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梁启超的分期 |
史学界的观点 |
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
洋务运动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l) |
辛亥革命 |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
⑵ |
(3) 为了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康有为等人进行了一场变法运动,该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突出作用是()
A、挽救了民族危机
B、促进了思想解放
C、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4)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他们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
(5)回顾中国近代化历程,请谈谈这一历程具有什么特点?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就“五四爱国运动”开展专题学习,请你一起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
(1)结合下图指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史海探究】
材料: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五四”传单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五四”精神内涵的理解。
【情景再现】
(3)假如你是1919年的一位学生,你会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吗?请说明理由。
【论从史出】
理由 |
结论 |
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并且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 |
(4)根据上表,你能得出五四爱国运动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