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有人说:“山泽之利,官取之则不足,民取之则有余。”宣德十年(1435年),命全面停罢金、银、铜、铁官矿,令民自采炼。这表明
| A.民营手工业技术水平高 |
| B.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
| 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 D.官营业管理手工方式落后 |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拜托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
|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
下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 A.①③ | B.②④ |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2014高考真题)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
|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
|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 C.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甲午战争 |
| D.太平洋运动——中法战争——辛亥革命 |
按时间先后将下列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①西安事变 ②瓦窑堡会议 ③公布国共合作宣言④改编红军为国民革命军()
| A.②①④③ | B.①②④③ |
| C.②①③④ | D.①④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