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指出:“数百万(小农)家庭……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一个阶级。而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政治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马克思在这里想要说明的是
| A.小农经济的分散性特点 |
| B.小农不能划分到阶级中 |
| C.小农国家意识比较淡薄 |
| D.小农应当建立政治组织 |
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权人有权将他卖为奴隶。这表明
| A.古罗马债权人政治地位高 | B.罗马法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
| C.罗马法是一部经济法大全 | D.古罗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下图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其中增长最快时期的推动因素是 
| A.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
| B.开展“大跃进”运动 |
| C.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
| 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邮政总局发行的一套有关两岸关系的纪念封。其寓意是
| A.和平统一反“台独” | B.海峡两岸盼通邮 |
| C.“九二共识”促统一 | D.“一国两制”指方向 |
严复的《辟韩》:“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他强
调的是
| A.进化原理 | B.中体西用 | C.民权意识 | D.君主立宪 |
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统计表(见表3)判断,这时期
| 类 别 年 份 |
原料 |
手工制品 |
机器产品 |
| 1893 |
15.6 |
81.8 |
2.6 |
| 1910 |
39.8 |
41.4 |
18.8 |
| 1920 |
40.1 |
39.4 |
20.5 |
A.国外对中国商品需求量减少B.中国外贸总体呈现出超态势
C.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明显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