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④ |
有学者对某次战争曾有这样的评价:此战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此战”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甲午战争 | D.抗日战争 |
有学者认为:文学家用语体文(即白话文)撰作,其实不待五四白话运动,即已有相当丰长的传统。下列文学作品中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西游记》 | B.《聊斋志异》 | C.《封神演义》 | D.《初刻拍案惊奇》 |
“二千年以来无议论,非无议论也,以孔夫子之议论为议论,此其所以无议论也。二千年以来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此其所以无是非也。”李贽的这一观点反映了
①儒家思想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②清代前期思想界的活跃局面
③作者否定帝权的主张 ④作者反对盲从孔子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古代中国某一时期曾施行以六部为主体的行政管理制度。在这一时期,六部地位虽有所上升,但基本上还是在辅政部门协调或指导下行使权力。这些辅政部门有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内阁 ④军机处
| A.① | B.② | C.①② | D.③④ |
据《唐会要》记载:“开成五年十二月敕:‘京夜市,宜令禁断’。”该史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夜市已被政府禁绝 | B.市的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
| C.市已由定时而聚发展为常设商业区 | D.都城汴京夜市的繁华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