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台湾民众于右任写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首诗反映了( )
A.台湾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
B.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和平解决台湾 |
C.包括台湾民众在内的广大人民渴望祖国的统一 |
D.主张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
中国近代史学家夏曾佑说:“智莫大于知来。来何以能知?据往辜以为推而已矣。故史学者,人所不可无之学也。”他强调的是
A.历史规律的存在 | B.历史循环论思想 |
C.历史进化论思想 | D.历史学的功能 |
经济民族主义是指通过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出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它深切关注民族国家整体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由民族经济竞争力决定的民族的长期发展趋势,而不是世界的共存共荣。在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明显带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美元贬值 | B.计划指导 | C.减耕减产 | D.以工代赈 |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计划经济是一门不仅为更早时期苏联的经验展现出来,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
A.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独有 |
B.计划经济体制是各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 |
C.计划经济体制曾在苏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D.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曾经并正在发挥作用 |
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半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企业的一面旗帜。1872年它在李鸿章的主持下创办,3年后它奇迹般地从洋商那里分回了1300余万两的市场份额,并把一些外资轮船公司击垮,长江上的华商航运占了六成。由此可知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影响不包括
A.打破了外商轮船对航运业的垄断 | B.维护了民族经济利益 |
C.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 D.改变了中国交通落后的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