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董仲舒神化君权 ②黄宗羲强调民本 ③孟子倡导以德治国 ④都没有超越“君主”这一思想范畴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古人云:“天子之耳不能自聪,天子之目不能自明”。因此,中国古代建立了()
A.监察制度 | B.三公制度 | C.谏议制度 | D.选官制度 |
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A.丞相 | B.太尉 | C.御史大夫 | D.郡守 |
中国古代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的重要标志是()
A.废除丞相 | B.废除六部 | C.设立中书省 | D.设立军机处 |
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禹》 |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
C.《论元朝行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D.《论明朝丞相与清朝军机大臣的异同》 |
《明史职官志》载自景泰后:“六部承奉旨意,靡所不领。阁权益重……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内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 B.内阁与宰相有本质区别 |
C.内阁成为明朝权力的中心 | D.内阁可以制约君主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