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作出猜想】
(A)溶质可能是CaCl2与Ca(OH)2
(B)溶质可能是CaCl2
(C)溶质可能是CaCl2与HCl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设计】
①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排除了猜想(A),你认为排除猜想(A)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②小华想用碳酸钠溶液来验证后两种猜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

实验步骤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
 
猜想(B)正确
 
猜想(C)正确

【交流反思】
为确定猜想(C)正确,下列几种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B.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粉冒气泡
C.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涂抹在pH试纸上,测溶液的pH <7
D.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芜湖15).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食盐水中(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请你一起参与分析,并完成后续实验设计。

〔观察现象〕①装置中右侧导管的液面升高。
②铁钉生锈,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物质。
〔提出问题〕导管中液面为何升高?黑色固体物质又是什么?
〔理论分析〕小组同学根据已学习过的知识分析得知,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猜想与假设〕小组中的小明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可能含有:①Fe、②Fe3O4、③FeCl3
④C四种物质
〔分析与验证〕小组同学根据小明的四种猜测做了以下分析:
(1)小红同学认为不可能含有氯化铁,该结论也得到小组同学的认可,理由是
(2)小强同学认为一定含有碳,该结论也得到了小组同学的认可,理由是
(3)小组同学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铁,请你帮他们设计方案进行确认: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你选用的试剂是:




〔知识链接〕相信你一定在家中做过铁钉分别在水以及食盐水中生锈的实验,你的结论之一是铁钉在(填“水”或“食盐水”)中生锈快。

(10滨州25).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明很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
[设计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小利猜想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氧气。小利猜想的依据是
(2)小宁打开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3)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U型管A端红墨水液面下降,其原因是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是什么?
(1)小明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性。
(2)小军认为,纯碱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另一种物质有可能是Na2CO3,小宁认为不可能,他可选用试剂来验证另一种物质是否是Na2CO3
(3)小明在转移实验一所得溶液时,不小心手上沾有部分该溶液,小明应该如何处理: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明在学习了空气的相关知识后,对自家地下车库里的空气产生了兴趣,想要探究一下其中的氧气含量与课本上的数据是否一致。
(1)小明可以找到的器具有:瓶子、注射器、塑料袋、细绳、玻璃片、气球、小刀等。请你选取其中合适的工具帮他设计两种取样方案。
方案1:
方案2:
(2)假设你已经帮助小明取回了一集气瓶的空气样品,现需将其转移到集气瓶B中储存起来以备测定。现有如下装置,请你帮他设计一个转移气体的方案

现有两包黑色粉末,分别是铁粉和木炭粉,请设计两种实验方案进行鉴别。

方案
实验步骤
现象和结论
(1)


(2)


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 + 2KMnO4 + 2H2O = K2SO4 + 2MnSO4 + 2 X ”。这个化学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X的化学式是: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3)甲同学:
“实验操作”: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 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5)丙同学:
“实验操作”: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探究与结论】(6)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
(7)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丙同学的实验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