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甲、乙两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两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1)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 A.只有CO2 | B.只有O2 |
| C.只有CO | D.CO和O2混合气体 |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填序号)。
(2)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回答:
①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 ,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l】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 。
化石燃料是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请你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天然气一般是指在地下自然形成的可燃性气体,其主要成分是,该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时,必须先将管道内注满氮气,我知道填充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天然气本身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但在使用时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加入乙硫醇的作用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石油经过分馏可获得汽油、航空煤油等多种沸点不同的物质,由此证明石油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汽油中有一种重要成分是辛烷(C8H18),辛烷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5)正在研制的一种新型汽油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能的装置,但目前这种电池由于不能使汽油完全燃烧而未能推广使用。当科学家将汽油完全燃烧的问题解决后,产生的积极效应除了减少炭黑颗粒的产生对电池气体通道造成的阻塞外,还有(填序号)。
a.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b.减少有毒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
(6)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将日趋枯竭,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问题是开发新能源,如开发利用
,(任举两例)。
对比、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已知H2、CO、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还原剂,请分析下列反应:
H2 + CuO
Cu + H2O 3CO + Fe2O3
2Fe + 3CO2 C + O2
CO2
得出的结论是:物质(如H2、CO、C)作还原剂时,所含元素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选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2)依据上述结论,则在反应SO2+ 2H2S = 3S + 2H2O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
该还原剂中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由价变为价。
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
(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图③单质的名称是,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
(3)C为+4价,Cl为-1价,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
|
![]()
|
(1)上图四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填元素符号)。
(2)2个镁离子的符号为 ,铝原子的核电荷数x为 ,硅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真实质量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见下表),根据下表判断6.02×1023个钠原子的质量y为 。请归纳下表的规律: 。
近年来,乳酸菌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医药、食品等工业应用前景广阔。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N,则其一个分子中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个原子,其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