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特古道沟通新疆天山南北,全长约120公里,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的一条古隘道。如今横穿支离破碎的冰川、冰缝及横渡汹涌的南木扎尔特河都给徒步探险者构成极大的威胁。读图和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历史上温暖期是该古道使用最多的时期,下列朝代中夏特古道使用最多的是
| A.汉朝(前202~公元220年) | B.唐朝(618~907年) | 
| C.宋朝(960~1279年) | D.明朝(1368~1644年) | 
与夏季相比,分析目前去夏特古道徒步探险较安全的季节是春、秋季,其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 | B.流量小 | 
| C.降水少 | D.冰缝多 |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问题。
| 年份 | 森林覆 盖率 (%) | 耕地面积 (平方千米) | 年降水量 (毫米) | 气温年较差(℃) | 河流含 沙量(%) | 粮食平均亩产 (千克) | 粮食总产量 (亿千克) | 
| 1985 | 19 | 333 | 520 | 38 | 10 | 205 | 1.025 | 
| 1995 | 10 | 478 | 450 | 42 | 35 | 135 | 0.975 | 
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十年内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
|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 
|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 
|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 
| D.人口增长过快 | 
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 ( )
| A.风沙危害严重 | B.水土流失加剧 | 
| C.大陆性气候减弱 | D.光照条件变差 | 
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 )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1000毫米降水量线 ④一月份00C等温线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①③ | 
我国西北部的年降水量一般在 ( )
| A.200毫米以下 | B.100毫米以下 | 
| C.50毫米以下 | D.400毫米以下 | 
形成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水汽,最主要源地是 ( )
 ①热带太平洋  ②温带太平洋  ③印度洋  ④大西洋
| A.① | B.①③ | C.② | D.①②③ | 
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发生水旱灾害,与此相关的因素是 ( )
| A.地形复杂 | B.海岸线漫长 | 
| C.夏季风强弱变化 | D.纬度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