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区域政策强度值是指国家级的经济特区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个数,国家、省市的区域政策个数及开发区个数多少的综合反映。数量越多,区域政策强度值越大。下图是 2000年和2011年长三角区域政策强度值与跨国公司个数关系示意图。
(1)简述图示区域政策强度与跨国公司布局的关系。(4分)
(2)概述2011年较2000年跨国公司企业在该区域空间分布上的变化。(4分)
(3)分析跨国公司企业主要聚集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的区位优势。(10分)
(4)例举跨国公司在该区域重点投资的某一企业项目并简要说明原因。(6分)
下图为“世界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日A点和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则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________,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
(2)图中ABCDE各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3)从“五一劳动节”到我国的“教师节”,A点的昼夜状况及变化是。
(4)若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在A、B之间,则全球的热带范围将(扩大或缩小),扬州(32°N)夏至日夜长时间将(增大或减小),扬州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将(增大或减小)。
(5)若A点某日昼夜平分,且时刻为14:00,在图中用阴影画出这一时刻夜半球的范围。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请写出图示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地貌特征,并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地质作用。5分
(2)指出该区域的城市分布特点。2分
(3)甲地种植苹果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3分
根据材料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神秘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图甲中M地附近有20多万亩沙丘。2011年11月,位于M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
材料二图乙示意鄱阳湖南部地区,PQ铁路线的建成对该区域的铜矿开采、冶炼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1)湖畔沙丘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分析M地“强劲的风力”和沙丘的成因。(10分)
(2)简述M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8分)
(3)据材料二分析铜矿开采及冶炼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6分)
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图A 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图 B 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统计图,表为图A 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图 A 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6 分)
(2)比较图 A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8分)
(3)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8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过近20年的发展,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生产成本也大幅度提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珠江三角洲的生产成本已经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因此,珠江三角洲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是必然选择。通过大力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初步确立了珠江三角洲在华南经济圈的中心地位。加之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境质量开始好转。随着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尤其是产业的广泛升级,当地有相当一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在广东边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产业群。这对于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二:我国珠江三角洲某一国营农场位置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示意图
(1)据材料一分析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对移入地的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珠三角农业类型的转化及其主要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