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8分)下表数据为科研人员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M期为分裂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长(h)
10
7
3.5
1.5
22

(1) 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____   ____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________小时,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1期与S期的交界处。
(2) S期的启动需要某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该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________(填“提前”“不变”或“延迟”)。
(3) 若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G2期________(填“变长”或“变短”)。
(4) 处于M期细胞中的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的_____    ___发出。在M期,消失后又重新出现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若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M期的各时期特征,需用龙胆紫溶液使细胞中的________着色。
(5) 下表为科研人员全部20次实验的数据汇总表。(注:每次计数50个细胞,实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相同)

 
间期
 
 
 
分 裂 期
 
 
 
 
前期
中期
后期和末期
 
 
第1次计数细胞个数
46
2
1
1
第2次计数细胞个数
45
3
0
2
……
……
……
……
……
计数细胞总数
932
34
14
20

根据上表数据可估算出该种细胞一个周期中前期的时长为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每空1分,共4分)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

据图回答:
(1)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号家兔。
(2)首次注射后,②号—⑤号家兔均出现了低血糖症状,说明胰岛素具有_________作用。
(3)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状最先得到缓解的是____________。

(每空2分.共14分)如图表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科学家在进行图中[①]操作时,要用分别切割运载体和目的基因,运载体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 DNA 片段的黏性末端的碱基之间通过原则而结合。
(2)要筛选出含重组DNA的细胞应将细胞放入含的培养基中。
(3)Ⅲ是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经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有抗虫特性的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细胞中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产生的F1中,仍具有抗虫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将上述抗虫棉植株的后代种子种植下去后,后代往往有很多植株不再具有抗虫特性,原因是。要想获得纯合子,常采用的方法是
(4)下列是几种搭配的密码子,据此推断图中合成的多肽,其前三个搭配的种类(按前后顺序排列)是。〔甲硫氨酸(AUG)、甘氨酸(GGA)、丝氨酸(UCU)、酪氨酸(UAC)、精氨酸(AGA)、丙氨酸(GCU)〕


(每空1分,共12分)下图表示人和高等动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兴奋在①⑦上以 形式向前传导,在突触的传递过程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至 ,引起其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递质到 ,然后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
(2)当图中的感受器感受到寒冷刺激时,图中作为效应器的内分泌腺是 。垂体受到来自下丘脑分泌的 刺激,合成并分泌某种激素,这种激素刺激某内分泌腺合成并分泌 ,促进新陈代谢,以使机体抵御寒冷。
(3)神经细胞与肌细胞接触点的递质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肌细胞收缩,乙酰胆碱很快被胆碱脂酶分解,肌细胞恢复舒张状态。美洲箭毒有与乙酰胆碱争夺受体的作用,若美洲箭毒进人人体,其效应是
(4)当图中的感受器感受到血糖含量降低时,图中的“内分泌腺”为 ,它们分别分泌

(每空1分,共11分)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组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图中食物网很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___________KJ和__________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___。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__________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__和竞争。
(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

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请根据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就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是造成向光性的原因。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造成的,还是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在A、B、C、D四个实验中,___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__。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问题上又获得了新的进展。他们用更精密的方法测定了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IAA的含量,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植物
IAA分布(%)
向光侧
背光侧
A
50.0
50.0
B
50.2
49.8
C
50.1
49.9
D
49.5
50.5

同时,他们还发现这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浓度明显高于背光一侧。根据上述事实推测,就这几种植物而言,其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而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新的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IAA的化学本质为,IAA的运输方式为,IAA的运输方向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