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藻是一种常见的沉水植物,其叶肉细胞内有大而清晰的叶绿体,液泡无色。某同学观察黑藻叶肉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选用黑藻叶片作为质壁分离实验材料的优点除其叶片小而薄外,还有 。在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时,为了防止产生气泡,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
⑵步骤①中,要将视野左上方的叶肉细胞移到中央,应将装片向 移动。步骤③中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这是黑藻细胞 失水的结果。
⑶若步骤②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mL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 。
⑷若将步骤②中浸润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黑藻叶片的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黑藻叶片保持在0.3g/mL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辨别B处颜色,应调节显微镜的 、 。如果B处呈绿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
(12分)回答下列I、Ⅱ小题
I、科研人员获得一种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水稻突变体,该突变体对强光照环境的适应
能力更强。请回答:
(1)提取水稻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应在研磨叶片时加入____,以防色素破坏。用纸层析法分离该突变体叶片的光合色素,缺失的色素带应位于滤纸条的____(位置)。
(2)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的O2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当光照强度为n时,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单位面积叶片中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___ 。当光照强度为m时,测得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更大,据此推测,突变体固定CO2形成____的速率也更快,对光反应产生的___ 消耗也更快,进而提高了光合放氧速率。
Ⅱ、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的细胞在有氧的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细胞外液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的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____,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____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2)在有氧的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____。与正常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____(填数字)。
(3)细胞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____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被激活,进而调控_____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径。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____(填数字)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基因示意图和配子形成时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
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l)图甲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该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分别为___对和____对。若l号染色体表示X染色体,则2号和4号染色体分别叫做____。
(2)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____来实现的。
(3)图乙中的横坐标各数字中,____表示基因b与b的分开时期。
(4)请绘出与图甲的发生相对应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细胞时期图像和其产生的配子示意图。
(1O分)
I、哺乳动物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1)图中X物质为____。在有氧条件下,该物质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该过程在____中进行。
(2)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后可合成____,多余的葡萄糖还可以转化成____以储存能量。
(3)用标记的葡萄糖研究肝细胞内糖代谢的过程中,发现血浆中的自蛋白亦出现放射性。在白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____
II、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图示部分细胞结构和多种蛋白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B蛋白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如果运输过程需ATP供能,则运输方式称为____,若运输过程不消耗ATP,则运输方式称为____。
(2)C蛋白只能与特定分子结合,结合后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像“分子开关”一样,引起细胞内一系列变化,是细胞膜完成____功能的分子基础。
(3)E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因其只能与____结合,所以E蛋白的功能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4)F蛋白的功能是与DNA分子的某一部位结合,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扳合成RNA分子,F蛋白的名称是____
(每空1分,共9分)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_,其原理是此过程中会出现_________。应用此育种方式一般从__________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经过过程②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在理论上有______株。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与aahb的数量比是___。
(3)过程⑤常采用_________技术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⑦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1分,共8分)玉米籽粒的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回答。
(1)已知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若用碘液处理杂合的非糯植株的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_________。
(2)取基因型双杂合的黄色非糯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其基因型为_______;对获得的幼苗用___________进行处理,得到一批可育的植株,这些植株均自交,所得籽粒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____________(一致、不一致)
(3)已知基因A、a位于9号染色体上,且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①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__。
②为了确定植株甲的人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证明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③以植株甲为父本,以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所示。该植株形成的可能原因是: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未分离。
④若植株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乙为父本,以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