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5-2013年中国创新指数图

2005-2013年中国创新成效表

年份
单位GDP能耗指数 
(吨标准煤/万元)
劳动生产率指数
(万元/人)
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数(%)
2005年
100
100
100
2010年
123.5
177.1
117.8
2011年
126.1
210.1
119.7
2012年
130.6
225.8
120.8
2013年
135.6
251.7
122.9

 
注: 单位GDP能耗指每产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所消耗的以标准煤计算的能源,反映创新对降低能耗的效果。
材料二:浙江省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创新驱动两大战略,主动适应新常态,支持省人大进一步完善促进创新的相关法律法规,领导、支持省政府依法推动创新引领转型,做优企业创新主体,做强各类创新平台,健全技术要素市场,完善市场准入,鼓励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创新领域,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源,加快推动浙江经济向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中高端迈进。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阐明上述材料对浙江转型升级的启示。
(3)结合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从依法治国的角度,阐述浙江省委、省政府在打造“创新浙江”中应有的态度和对策。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8年宝钢遇到投产30年来最大的困难,宝钢认识到必须依靠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困难。为此,宝钢组织了全员参与的"最佳实践者"活动。这一活动激发了员工的智慧与活力,他们围绕节能降耗、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等主题,自主确定技术创新课题5576个,提出合理化建议161656条,其中142390条被采纳,实现经济效益10588亿元。2009年1至5月,宝钢销售收入715亿元,利润273亿元,在国内钢铁业中收入和利润排名第一,实现了逆势而上。
宝钢总结这一活动的经验,认为最有力量的是四个字:"尊重劳动"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最佳实践者"活动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原因。
(2)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宝钢为什么能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逆势而上。
(3)"最佳实践者"活动凸显了"尊重劳动"的理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尊重劳动"。

材料一:2009年10月,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粤剧在广东曾经是主 流文化节目,但现在的社会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变了,粤剧也要随着人们的审美来发展,吸收一些现代的元素,既保留传统,也都要赋予新的生命。
材料二:广州亚运会要向世界传递极富魅力的中国文化和岭南地方文化。同时,异彩纷呈的亚洲文化,也将给广州这个城市留下永久的记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亚洲 和中国文化表演、展示活动,为亚洲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推动广东省文化创新?
(2)结合材料一,说明联合国的宗旨和作用。
(3)有人认为,继承是对现存事物的肯定,发展是对现存事物的否定。你对此有何看法?

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领衔,华南理工大学主要参与的合作研究成果《构建人类泛基因组序列图谱》在国际著名科学期刊 《自然》最新一期生物技术分刊《NatureBiotechnology》上发表,首次提出了“人类泛基因组”的概念,标志我国科研人员在人类基因组研究 中获得新的重大进展——发现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着种群特异甚至个体独有的DNA序列和功能基因。
材料二:2009年9月8日,广东省财政厅和广东省科技厅联合出台的《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各级财政部门和科技部门要定期向自 主创新型企业和科研机构通报采购信息,建立起企业和科研机构快捷、便利获取政府采购需求信息的“绿色通道”。
材料三: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状况

内容年份
科技投入
科技人员
专利成果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1985年
3.73亿元
5.28万
286件
185亿元
2000年
52.85亿元
22.21万人
15799件
2847亿元
2009年
504.57亿元
53.19万人
62031件
2.2万亿元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广东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你的建议。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的责任和职能。
(3)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安徽"为主体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国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管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乙同学:上海世博会是低碳世博。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理念贯穿于上海世博会方方面面。如世博会的照明全面采用半导体节能环保产品;安徽将利用世博会推介发展地毯经济的招商项目,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1)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2)请你结合乙同学的发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说发展低碳经济对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影响。
(3)通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请用实践的观点谈谈对这一探究活动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 某市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变化表

年份
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
农村居民实际增长率(%)
2007
12.4
9.6
15.8
5.8
2008
8.6
8.2
13.2
5.2
2009
10.1
8.7
13.7
5.4

注:2009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65元。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增加居民的收入,扩大居民消费,保障人民生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三农"工作,增加农民收入;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1)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2)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3)在解答上述两个问题的过程中,你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发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