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图,图2是在蚯蚓养殖池中加入一定量食用菌杂屑后蚯蚓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观点的是( )
| A.该生态系统能量经过了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 |
| B.合理使用农家肥可以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 C.蚯蚓种群数量达到K/2值时,种内斗争最激烈 |
| D.食用菌和蚯蚓属于分解者,它们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 |
下列与细胞器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蓝藻细胞中有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再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
| B.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快 |
| C.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也能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
| D.细胞中的ATP可以转化成光能、电能、机械能等 |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逐渐降低 |
| B.葡萄糖在红细胞中的运输途径为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
| C.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都与核仁有关 |
| D.蓝藻在叶绿体中进行有机物的合成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不需要现配现用 |
| B.脂肪的鉴定可以用显微镜,也可以不用。 |
| C.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与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浓度可以相同 |
| D.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苏丹Ⅳ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Ⅲ将脂肪染成红色 |
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缺少B元素造成“花而不实”体现了无机盐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
| B.Fe2+是人体内结合与运输O2不可缺少的 |
| C.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储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的Na+参与维持渗透压 |
| D.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
下列有关糖类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ATP、RNA和叶绿体中均含有核糖
B.性激素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C.在细胞膜上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
D.脂肪中C、H所占比例较高,它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