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探究NO2、NO与Na2O2反应的情况,提出假设并进行相关实验。
I.从理论上分析Na2O2和NO2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于是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Na2O2氧化NO2;假设2:NO2氧化Na2O2
(1)甲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试管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待试管B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关闭旋塞a和b;取下试管B,向其中加入适量Na2O2粉末,塞上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
③仪器C兼有防倒吸的作用,仪器C的名称为__________。
结论:甲同学认为假设2正确。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存在缺陷,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应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乙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正确。则NO2和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II.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还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该更易被Na2O2氧化。
查阅资料:2NO+Na2O2=2NaNO2;2NaNO2+2HCl=2NaCl+NO2↑+NO↑+H2O
酸性条件下,NO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3)丙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

①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b.有红棕色气泡产生   
c.有无色气泡产生
③C、E中所盛装的试剂不能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a.无水硫酸铜      b.无水氯化钙       
c.碱石灰          d.生石灰
④F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⑤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产物的方法是:取D装置中产物少许,______________,则产物是NaNO2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本题包括以下两小题。

Ⅰ.右图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这套装置快速制取氧气和氯化氢气体,供选用的试剂有:

A.浓H2SO4 B.浓盐酸, C.食盐, D.MnO2,E.H2O2(aq),F.KClO3,G.KMnO4溶液,试完成下列问题:

(1)若要快速制备少量氧气,应选择___________(选项编号)。
(2)若要快速制备少量HCl,应选择___________(选项编号)。
Ⅱ.已知H2O2(aq)有酸性,也有漂白作用,它在MnO2的催化下可以加速分解:
①2H2O2====2H2O+O2↑
某学生查阅资料后指出Na2O2与水反应时,先生成NaOH和H2O2:
②Na2O2+2H2O====2NaOH+H2O2
此反应放出的热量,促使H2O2缓慢分解,生成O2:
③2H2O2====2H2O+O2↑
该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即为:
④2Na2O2+2H2O====4NaOH+O2↑
该同学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欲验证他的以上认识,实验室提供了下列仪器和药品: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烧杯、药匙、镊子
药品:Na2O2、水、酚酞试液、石蕊试液、MnO2
假设你是该课外活动小组的成员,请你简述实验过程,并写出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除去高压锅炉用水中溶解的氧气,常用的试剂有N2H4(肼)、Na2SO3
(1)写出两种试剂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2)除去等质量的O2,所耗N2H4(摩尔质量为32g/mol)、Na2SO3(摩尔质量为126g/mol)质量之比为
(3)和N2H4相比,使用Na2SO3除氧的缺点是

(1)将一束灼热的细铜丝立刻放进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产生的现象是,反应的方程式是。若将一束擦亮的细铜丝伸进装有硫蒸气的大试管内,产生的现象是,反应的方程式是,由此得出Cl2与S的氧化性比较是
(2)某学生在做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先将铜丝用砂纸磨光,在酒精灯上预热后迅速插入试管内靠近熔化的硫的液面上方,结果未见铜丝燃烧。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是:①,②
(3)汞蒸气有毒。①万一把汞洒出,可以在溅洒有微细汞滴的部位撒一层硫磺粉,这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室内有汞蒸气时,应进行通风以降低汞蒸气浓度,这时通风口装在墙的(填“上”或“下”)部的效率高。
(4)举出两个实验事实,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氟弱:①;②

在下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尖嘴管有液体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1)若A为HCl气体,B为石蕊试液,则形成红色的喷泉。试分析红色喷泉形成的原因。
(2)请你根据喷泉形成的原理,选择适当的A和B来完成喷泉实验(至少通过三种途径且其中一种喷泉为有色)。将你的选择填入下表。


A
B
喷泉颜色
途径1



途径2



途径3



(3)已知气体压强p、体积V、温度T、物质的量n之间的关系可用克拉珀龙方程式表示:pVnRTR为常数).你能否根据此关系再找出能够完成喷泉实验的其他条件?

图2-27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A—J 10种物质的转换关系。已知A、B、C、D均为单质,通常状况下只有A、C、D为气态。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图示化学反应,得到E—J等化合物(图中物质的状态均为常温常压下)。

图2-27
有关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为:
①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n(A)/n(B)=1/2完全反应生成G
②B与C按物质的量之比n(B)/n(C)=3/1完全反应生成F
③C与D按物质的量之比n(C)/n(D)=1/3完全反应生成E
请填空:
(1)构成上述物质各元素的离子中,电子层结构相同且按其离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
(2)物质G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其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
(3)B和C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中制取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燥E时常用干燥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5)常温下将F投入J中可生成E和一种白色难溶物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I通入J中可生成H和某物质Y,X与Y溶液可发生中和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