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探究NO2、NO与Na2O2反应的情况,提出假设并进行相关实验。
I.从理论上分析Na2O2和NO2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于是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Na2O2氧化NO2;假设2:NO2氧化Na2O2。
(1)甲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试管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待试管B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关闭旋塞a和b;取下试管B,向其中加入适量Na2O2粉末,塞上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
③仪器C兼有防倒吸的作用,仪器C的名称为__________。
结论:甲同学认为假设2正确。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存在缺陷,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应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乙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正确。则NO2和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II.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还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该更易被Na2O2氧化。
查阅资料:2NO+Na2O2=2NaNO2;2NaNO2+2HCl=2NaCl+NO2↑+NO↑+H2O
酸性条件下,NO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3)丙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
①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b.有红棕色气泡产生
c.有无色气泡产生
③C、E中所盛装的试剂不能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a.无水硫酸铜 b.无水氯化钙
c.碱石灰 d.生石灰
④F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⑤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产物的方法是:取D装置中产物少许,______________,则产物是NaNO2。
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硫酸钠、硝酸钾、硝酸铵、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
⑴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和上层无色清液;
⑵过滤后,在滤出的白色沉淀里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⑶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由此实验推断:该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某无色透明的溶液,跟金属铝反应时,放出H2,试判断下列离子Mg2+、Cu2+、Ba2+、H+、Ag+、SO42-、SO32-、HCO3-、OH-、NO3-在溶液中存在的情况有两种,分析后填写下表:
肯定存在 |
可能存在 |
肯定不存在 |
|
1 |
|||
2 |
现有四瓶未知溶液它们是:NaCl(0.1mol/L)、NaOH(0.1mol/L)、HCl(0.1mol/L)、酚酞(0.1mol/L),某化学性质小组,为了将它们鉴别出来,而又没有其他任何试剂,于是同学们采取如下的实验步骤:
(1)将四瓶溶液用A、B、C、D标记
(2)取少许溶液两两混合,根据实验现象将四种物质分成两组
(3)取甲组混合液,不断滴入乙组中的一种未知液,可以鉴别出 A:B:
(4)再取已鉴别出的溶液2ml,滴入3滴C溶液,再滴加D溶液4ml,在整个过程中无明显的实验现象;可知CD(写化学式)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如不用任何试剂鉴别氯化钡、硝酸银、碳酸钠、盐酸四种溶液,先将四种溶液分别编为A、B、C、D进行互滴实验,将现象列表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出:A,B,C,D。
3位同学设计了下列3个实验方案以验证某无色气体中既含有SO2,又含有CO2。
方案1:将无色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反应后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原无色气体中含有SO2,又含有CO2。
方案2:将无色气体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又应后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无色气体中既含有 SO2,又含有CO2。
方案3:将无色气体通入品红试液后再依次通入酸化KMnO4溶液、品红溶液,最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结果品红试液褪色、KMnO4溶液颜色变浅品红试液不褪色,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无色气体既含有SO2,又含有CO2。
试回答上述3个方案中,能证明原无色气体中既有SO2,又有CO2的方案是:简述其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