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0个字。
对下面材料中李奶奶的做法,你是否赞成?请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达得体,120字左右。
四川绵阳涪城的李启君老奶奶,今年75岁。2015年开始,她自学12门汉语言专业课程并参加高考自学考试,5年时间通过了9门考试。
李奶奶高中时因肺结核休学失去高考机会,后又因各种原因难圆大学梦,直到2015年才下决心重圆梦想。如今她的记忆力大不如前,视力严重下降,又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住了两次院。去年3门都没有通过,今年她计划复考2门。
(材料源于《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5月17日)
读书节系列活动中,班里将举行一次主题班会,在班会上你打算向同学推介一幅漫画(如图)。为便于现场清晰流畅地表达,请你根据语文老师的建议,完成发言稿的准备任务。
建议:
(1)用合理的顺序,说明漫画的主要内容;
(2)提炼漫画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3)语言简洁,150字左右。
非文学作品阅读。
绍兴市某校初三(1)班开展“水乡•绍兴”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资料查阅
【甲】150000000岁的大鱼,卒
2020年到来了,但长江白鲟没有等到。2019年12月23日,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发表的一篇论文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中国特有物种长江白鲟已经灭绝。
结论其实延迟了十多年。根据这些科学家多年研究的结果,长江白鲟的灭绝时间应在2005﹣﹣2010年之间。
白鲟是长江中的“活化石”。这种体态庞大的远古鱼类,曾与恐龙为邻,在长达1.5亿年的漫长年月里,游过了白垩纪,在恐龙大灭绝中幸存;它游入了不朽的《诗经》和中国民谣、传说里,连周朝的祭祀礼都提到过它。但在20世纪,面对人类日益强大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它被高大的水坝挡住,被孔洞越来越细的渔网拦下,最终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停止了游动。
(摘自《中国青年报》2020年1月8日)
【乙】江河水清鱼先知
水好不好,鱼最清楚。经过多年治水,我省八大水系之一﹣﹣曹娥江的水质,是否有改善?绍兴打算问问江里的鱼。
近期,绍兴市水政渔业执法局和绍兴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开展了一次有关渔业资源的调查,最终结果显示,绍兴全市目前共有鱼类86种、贝类9种、虾类3种。受到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影响,采集到的鱼种数量较上世纪80年代记载的有所下降,但是其中有不少新发现。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调查还在曹娥江下游江段发现了野生中华鲟。
“去年7月,还有渔民在曹娥江捕到了大量刀鲚。”绍兴文理学院教授祝尧荣告诉记者。“我小时候经常能见到刀鲚,后来就越来越少见了。”祝尧荣说,“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量刀鲚已经在曹娥江的一处淡水区域‘扎根’,说明这些鱼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不打算回到大海了。
(摘自《浙江日报》2016年3月8日)
活动二:数据分析
活动三:实地走访
声音1:我们住在河边的人现在舒心不少,前些年开始,政府通河道,挖淤泥,空气都好了不少,还不时看到有人到河里来钓鱼,许多人围着看热闹,要是以前这河里的鱼都不敢吃,一到傍晚,我家小孙女就喜欢拉我来河边逛,人都能多活几年!”市民马奶奶开心地说。
声音2:“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大江大河和小微水体,都落实到人,河长制的深入推进,不仅增加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责任心,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水质变化,而且也增了大家的生态环保意识。”绍兴市嵊州市某街道周河长说。
声音3:“印染最耗水的环节就是染色;但这种瑞士进口的冷染机不需要水和蒸汽就能染色,非常节能,传统的染缸染色,每印染一吨布需耗水30~40吨,而冷染机整个印染过程无需用水,只是在前处理的煮布环节和后处理的水洗环节合计用水10吨左右。绍兴市柯桥区滨海工业区某公司副总先生说。
声音4:“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决策上马了重大水利工程,尤其是随新昌钦寸水库、诸暨永宁水库的建成蓄水,绍兴市大中型水库数量增加19座,既增强了防洪能力,又大大增加了蓄水量,扩大了市民的“大水缸”。另一方面要持续实施产业升级,持续调整产业结构,与此同时,广大市民要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市水利局水政水资源处马处长介绍。
(1)小越是你所在学习小组的组长,他带领组员上网查阅资料(活动一)时,看到了两则新闻,请根据语境补全对话。
小越:这两则新闻的标题特别有意思,你更喜欢哪一个?
我:
小越:你说得真好,有理有据!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应符合新闻标题的基本要求,最好还能抓人眼球。
(2)根据活动中获得的材料:小州提炼并整理了一份“调查结论”,打算用在“水乡•绍兴”专题板报中,其中某项结论有信息错误,请帮他找出这一项。
A.结论1
B.结论2
C.结论3
D.结论4
“水乡•绍兴”水资源水环境调查结论 结论1:2018年绍兴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根据国际公认缺水标准,绍兴属中度缺水地区。 结论2:2018年绍兴市水资源总量较上年和多年都出现负增长的状况。近年来,绍兴市委市政府决策上马重大水利工程,增加了蓄水量,扩大了市民的“大水缸”。 结论3:曹娥江下游江段近期发现野生中华鲟和大量刀鲚,这说明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水环境中,虽然水质没改变,但鱼的适应能力却在增强,它们不打算回到大海了。 结论4:在人类的高大水坝与细孔渔网面前,长江“活化石”在21世纪初停止了游动;同样,水质的下降,捕捞的增加,也使绍兴市水域的鱼类数量较上世纪80年代记载的有所下降。可见人类日益强大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生活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鱼类的生存繁衍。 |
(3)在本次活动的成果展示中,小越打算向同学们介绍近年来绍兴水资源保护利用中的举措和成效,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帮他整理要点。
根据要求写作。
[新闻事件]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支援抗疫。3月5日,在杭州萧山区务工的河南信阳男子杨术强向瓜沥镇政府捐赠自己全部存款约13万元。瓜沥镇政府了解到其家庭情况并不富裕后,向其退回12万元。
该不该退回捐款,引发了社会热议。对此,你怎么看?写一段话论述你的观点。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不少于150字。
非文学作品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科普时报》“媒眼看世界”专栏征稿启事
掌上科技馆
1月3日
《科普时报》是由科技部主管、科技日报社主办的全国第一份综合性科普周报。秉持“以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为使命,面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办报宗旨,为公众提供优质科普内容,助力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
栏目简介
为贯彻落实中国科协智库、学术、科普“三轮”驱动,国际化、信息化、协同化“三化”联动的工作布局,促进我国信息化及科学传播工作的开展,并固化研究成果,2020年1月,中国科技馆与《科普时报》合作开办“媒眼看世界”栏目。
栏目宗旨为“谈媒体发展,看世界变化”,重点围绕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主题,从以下选题方向撰写文章:
科普影评
以科学的视角,通过评论的形式,对热点影视作品进行解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点阐述在影视作品中运用的媒体技术/信息技术,以展现技术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二是挖掘影视作品中的科学元素,对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科学事件进行解读。两个方面任选其一,鼓励对科幻类作品的解读。
科技馆展品/展览解读
以新颖独特有趣的方式对科普展品/展览进行介绍,重点解析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展示的原理以及在提高科普效果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本栏目形式为“融媒体专栏”,不仅在纸质媒介《科普时报》建立“媒眼看世界”专栏,同时也在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建立相应的数字专栏,为每期文章配以相应的音频,用二维码链接的形式,将报刊内容进行集成,丰富内容的展示手段,拓宽传播渠道。
刊期为每1﹣2周1期,发文1篇。
投稿要求
为进一步促进交流共享,提高科普从业者对媒体信息技术对科学传播促进作用的深入理解,学习先进的实践经验,同时丰富专栏稿源,现面向全国科普从业者及社会公众征稿。投稿要求如下:
(1)符合《科普时报》及栏目定位,适合大众阅读;语言生动活泼。每文1600字左右,配图2﹣3张(无版权争议),每图下方标注一句图片说明。
(2)文章标题格式不做特定要求,但需要明确写出文中案例或影视作品的名称,并对文章核心内容高度凝练,如《从<阿丽塔:战斗天使>看赛博格技术的发展》。
(3)文章作者需将文章内容录制成音频文件,与文稿一并发送到指定邮箱。音频格式需为。wav或。mp3,保证音频音质清晰,无需添加背景音乐或其他素材,待剪辑制作完毕后,将与文章一并发布在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媒眼看世界”专栏。
(4)稿件需注明作者单位、部门、姓名、职务职称等信息。
(5)投稿邮箱:zhaozheng@cstm.org.cn。
文章参考范例
文章参考范例:从《阿丽塔:战斗天使》看赛博格技术的发展
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于“掌上科技馆”微信公众号)
注:“掌上科技馆”是中国科技馆的微信公众号,以文章、音频、视频等方式发布科学资讯,传播科学知识。
(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掌上科技馆”微信公众号内含有科普、资讯、展品、科技、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B.“媒眼看世界”是中国科技馆与《科普时报》联办的,是促进信息化及科学传播的栏目。
C.征稿启事要求投稿者从“科普影评”和“科技馆展品/展览解读”两个方向选题。
D.为适合大众阅读,促进资源共享,本栏目面向全国科普爱好者及社会公众征稿。
(2)从标题推断,下面哪篇来稿可能不符合栏目征稿的要求?简述理由。
A.《从影片<中国机长>看航空科学》
B.《<克隆人>﹣﹣现实中的克隆技术》
C.《<流浪地球>﹣﹣误会中的父与子》
(3)中国科技馆通过“掌上科技馆”公众号发布这则征稿启事,你认为有哪些意图?
(4)“掌上科技馆”计划增加短视频来提升关注度,阅读下图,请给“掌上科技馆”提两条建议。
(摘自《南方周末》2020年1月23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