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从此清澈的长江水自流北上直达北京。图为河南境内南水北调中线输水线路和铁路交通图,读图回答下题。
影响图中调水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 B.气候 |
| C.交通 | D.城市 |
在图中①城交汇的铁路线是
| A.陇海线、京沪线 | B.焦兖日线、京沪线 |
| C.陇海线、京九线 | D.焦兖日线、京广线 |
下图中①-④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①~④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洋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北移有关 |
| B.②洋流反映了该海域8月洋流的流向 |
| C.③洋流按成因分类属于补偿流 |
| D.④洋流流经的两岸地区为热带雨林带 |
当赤道以北海域洋流流向为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
| B.非洲热带草原一片枯黄 |
| C.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 |
|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
下列地理过程属于风化作用的是
| A.植物根系撑大岩石裂隙 | B.潮湿地区水滴石穿 |
| C.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 | D.冰川作用形成峡湾 |
下图是某地地下水位(虚线)和地面沉降(实线)的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对该地地下水位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地下水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持续下降 |
| B.从水位变化看该地位于半干旱或干旱地区 |
| C.该地地下水位变化和地面沉降始终正相关 |
| D.该地地下水位下降与该地地表水缺乏有关 |
当地面沉降超过200毫米时的地下水水位称为红色警戒水位。则该地的警戒水位埋藏深度以及出现的时间大概是
| A.20米1983年 | B.30米1985年 | C.40米1989年 | D.55米1996年 |
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了某一时段降水与同期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2012年7月2日~2012年7月31日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单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 A.兰州的降水与同期相比增加了50毫米 |
| B.西宁与兰州的降水量相差25~50毫米 |
| C.宁夏的降水距平百分率由南向北递增 |
| D.区域内降水距平百分率随海拔增高而增大 |
从整体来看,形成该区域该时段降水特征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全球变暖
| A.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 | B.大气的不稳定性增强 |
| C.高纬度地区升温减慢 | D.中纬西风带风速增强 |
此后一个月内,该区域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黄河源头洪水泛滥 | B.祁连山雪线明显下降 |
| C.青海草甸植被繁茂 | D.河西走廊荒漠化严重 |
下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甲乙丙 | B.丙甲乙 |
| C.丙乙甲 | D.甲丙乙 |
该山地南坡属于
| A.阳坡和背风坡 | B.阴坡和背风坡 |
| C.阳坡和迎风坡 | D.阴坡和迎风坡 |
实际调查发现,该山地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可能是由于北坡
| A.降水丰富 | B.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 |
| C.热量充足 | D.流水堆积,土层条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