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用了大量客观数据总结了2014年我国经济已取得的成就并部署了2015年的总体工作。报告中的一些 “金句”不仅成为媒体竞相转发的头条标题,也让我们感知了政府工作新动向。
材料一:2013年—2014年我国主要经济数据对比情况
年份 |
GDP增速 |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 |
2013 |
7.7% |
46.9% |
48.2% |
3.7% |
2014 |
7.4% |
48.2% |
51.2% |
4.8% |
注:①2014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3312亿元,同比增长12.4%。②2014年美国GDP增速为2.2%,日本GDP增速为-0.2%,法国GDP增速为0.5%;2010年中国GDP增速为10.45%,2015年中国GDP增速预测达到7%左右。
材料二:盘点《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 “金句”:比如谈及经济新常态,指出“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是‘拦路虎’”; 谈及环境治理,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谈及富民政策,指出“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谈及对外开放,指出“开放也是改革”。这些“金句”为我国实现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材料三:《政府工作报告》谈及腐败,指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必须做到零容忍反腐:无例外、无死角、无空当。
(2)根据下表左列信息,从《政治生活》角度,将右列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答题卡上。
我国反腐的具体表现 |
反腐措施 |
2015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反腐败”,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人民政协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能。 |
2015年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工作报告指出:要依法治国,依规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① |
2015年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指出:要从治本的角度加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要构筑一个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的法治环境。 |
② |
2015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用权,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加强行政监察,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对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严加监督。 |
③ |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公民反腐的重要阵地,但部分网民却借网络反腐散布谣言甚至进行人身攻击。 |
④ |
材料四:《政府工作报告》谈及简政放权时,指出“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3)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说明如何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在今年的两会上王兆国在报告中介绍了选举法修正案草案的形成过程。选举法最早于1953年制定,1979年重新修订,其后经过四次修改。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不断推进,城乡人口结构比例发生较大变化,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新形势、新情况,适时完善选举制度,逐步对城乡按不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从2008年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即着手研究选举法的修改,研究整理近几年来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修改选举法的议案、建议和其他方面的意见;会同有关方面组成调研组,先后到8个省(区、市)进行调研,并召开31个省(区、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座谈会和中央有关部门座谈会,重点听取对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问题的意见;对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涉及的问题,深入分析、反复论证。
选举法的修订体现了认识论的什么观点。
材料一:3月28日,山西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53人被困井下。 在矿区特别是在井下建筑施工,必须事先进行详细的探水、探矿工作,否则,施工过程中很可能凿穿“危险地带”,引发透水事故或坍塌事故。这应当是煤矿建筑施工时的常识性操作规程。中煤集团所属建筑工程队未经探水、探矿就贸然施工,明显违反最起码的操作规程。这样一些看似细小却足以致命的疏忽或失误,在其他矿难事故中也屡屡出现
材料二:2010年,春天来得晚,王家岭坡上的山桃花迫不及待地绽放着自己。就在这野花缤纷的坡下,一场猝不及防的矿难,声声撕裂人心的呼唤,惊天动地,痛绝人寰。153人命悬一线。春天见证了这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十多个日日夜夜里,无数人参与到救援之中,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在王家岭矿透水事故中获救的115名工人得到了良好的救治,生命体征都相对平稳。许多工人诉说了他们在井下的生存过程,让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们顽强的生命力和在生死关头不离不弃、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的精神。
材料三 :井下遇难者和被困者身份确认,其中,山西省内籍31人,外省籍7人。此前的5名遇难者DNA取样完成并送至殡仪馆。
材料四:在王家岭矿“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抢险救援过程中,排水是抢险救人的最关键。为了加快排水,为被困人员打通获救通道,非公有制企业山西天海泵业有限公司使出浑身解数,源源不断地向事故现场输送潜水电泵和安装调试人员,并在事故井下创造出公司生产和安装速度的新纪录。
(1)结合材料,从唯物论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认识。
(2)材料三和材料四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2010年1月在北京举行,会议对推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战略部署,还对加快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
请运用政治常识论述:我们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
要求:
(1)围绕述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围绕论点,较为全面深入地开展论述。
(3)根据论述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图1
图2:
注: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国家预算资金、国内贷款、企业自筹资金等。
图3:
(1)图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面对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年初的严峻形势,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重要。请将图2、图3分别与图1联系起来,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促进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及信心的体现。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到刻不容缓的高度。请结合上述图示的内容,设计一条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建议。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冲击,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到2009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下滑的态势得到了有效遏制,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向好。
但是,在经济运行中,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出来,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做好2010年的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1)请运用经济常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2)请运用哲学常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原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