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类的交往已超出了民族和国家的范围,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封闭,都应与世界紧密相连。这说明实践是( )
| A.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 B.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
| C.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 D.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
要想使我国的自主创新局面得到真正的改观,必须使我国的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
体,企业必须树立信心,坚忍不拔、迎难而上。只有这样,我国自主创新的局面才能得到真正的改观。这说明
| A.主观能动性是区别于动物的特点 |
| B.意识对人们认识改造世界有重要作用 |
|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利用规律 |
| D.意识反作用是决定性因素 |
最近,有关中国在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中“入超”、“文化赤字”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些观点强调,要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构建文化和生产文化产品,这是削除“文化赤字”的根本之道,如果拘泥于拿老祖宗的东西示人,就有点破落大户的味道了。这告诉我们
①要在创新中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 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③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0年2月10日,安徽青年报载文指出,年夜饭里的团圆内涵,它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增加亲和力、凝聚力的一种方式。由此体现出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
| A.民族精神指导民族文化的发展 |
| B.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
|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
| D.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石 |
2009年11月19日,美国驻华使馆教育交流中心主任蓝莺女士表示。“2008~2009学年,中国赴美国留学的人数已接近10万,比前一学年增长21%。”材料反映了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③我国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 ④我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国家发改委在官方网站刊登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问卷调查。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可形成“黄金周”和“小长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的增减引起了一些的声音,不过根据问卷调查显示,70%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增加国家法定节假日利大于弊。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
| B.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
| C.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
| D.客观随着主观形式的变化而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