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实践——选修l]酵母菌是酿酒和食品生产等多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微生物,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1)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的原理是 (写反应式),该过程中,影响酵母菌酒精发酵的主要因素有___ ___。
(2)酒精发酵时常采用人工培养的纯净菌种,实验室中获取纯净菌种的方法有____ _和 。
(3)在培养酵母菌的过程中,对培养基、接种环常采用的灭菌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 __。
Ⅱ(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可采用的方法有压榨法、萃取法和 。
(2)橘子果实含有芳香油,通常可用 作为材料提取芳香油,而且提取时往往选用新鲜的材料,理由是 。
生态学史上著名的Logisticetpmtion方程:Nt=K/(1+ea-rt)是一个种群连续增长模型。其中t表示时间,Nt表示t时刻种群数量, K表示环境容量,r表示每员增长率(即平均每个个体的生育率),a为与K和N0有关的参数,当种群大小为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初值为N0。“Nt-t”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1) 该种群增长模型属于______型曲线,其主要特点是种群增长率随______的增加而按一定的比例下降。
(2) 科技人员向某天然环境引入良种肉牛100头,任其自然放养,自然繁殖。图2表示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
C.捕杀肉牛的最佳时期为t2时 |
D.在t1~t2时,该肉牛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
(3)图3为三类种群正常存活曲线,其中Ⅰ为牛、Ⅱ为鸡、Ⅲ为蛙。曲线横坐标为年龄百分比,纵坐标表示每千个体生存数。若前述牧场肉牛存活曲线如图中的曲线Ⅲ,表明牧场已陷入危机,此时牧场管理人员应采取哪些措施以恢复生产?请列举2条:______________。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杆菌两端截平、呈竹节状排列,菌落呈卷发状。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宿主专一性,通过实验确诊。
(1)细菌培养: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
(2)细菌鉴定: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需采取方法灭菌;实验所用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填“无机碳”或“有机碳”)。在提供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炭疽杆菌生长对、以及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
②挑选可疑菌落制片后,用观察,可看到呈竹节状排列的杆菌。
③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小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与实验组同时培养6小时后,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比对照组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
④对排除的疑似患者及易感人群,可接种炭疽杆菌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与产生抗体相关的细胞除T细胞、B细胞外,还有、。
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3种氨基酸,据此判断:
(1)该肽链含有个肽键,肽键的结构式为。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的同时将产生个水分子
(2)1个C22H34O13N6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个谷氨酸
(3)1个C22H34O13N6分子中存在个游离的氨基和个游离的羧基
某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 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 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 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量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2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0~20 min期间,影响B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在低浓度CO2的条件下,固定CO2能力较强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
(2)当实验一经过10 min时,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第5分钟时,光照强度突然降低,A植物的C3含量在短时间内将________。实验二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 klx(a<x<b)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后B植物的干重将________。
现有人的成熟红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蛙的红细胞、鸡肝研磨液等生物材料及相关用具,请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分析有关问题。
(1)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上述材料中的____________做实验。选用该材料的原因是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_______中,由于________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科学家将膜结构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来,铺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_______________。
(4)目前为止,最理想的细胞膜结构模型是。
(5)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厚度变小,而膜的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对上述实验现象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