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一中分校七年级某班学生在探究隋朝大运河的问题。在讨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上小历和小史的观点出现了分歧:
对该问题的争论,你认为谁的观点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我当导游:
假若2005年夏天,你陪一个外国考察团到安徽省凤阳县农村考察,外国友人请你介绍1953~1956年、1958~1964年、1966~1976年和1978年以来该地发生巨大的主要变化。
图说历史
(1)历史上将中国举办的这次活动称之为什么样的外交活动?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这次活动后,中美关系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探索创业: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制造。”
请你回答:
(1)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工业面貌,我们国家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有何成效?你怎么样看待这些成效?
(2)对于振兴工业,你有何建议?
明辨是非:
(1)学习历史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小明就是一位细心、观察力很强的同学,他在学习中国现代历史中,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历史名词中都有一个“新”字,他感到有些困惑,请你帮助他分别阐释上述历史名词中“新”字内涵。
(2)有人说,儿童上学是家长和学校的事,家长和学校让上学就上,不让上学就不上,这样的做法和认识对吗?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必须凭借各种票证才能购买到物品。粮票、煤票、肉票、糖票、布票……各种票证让人眼花缭乱。如今,票证已经退出我们的生活。走进商店、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
──摘编自《百年中国》
材料二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中关于电视机产量的数据制作下表:(单位:万台)
年份 |
1979 |
1982 |
1985 |
1988 |
1992 |
1996 |
2001 |
2004 |
电视机 |
1329 |
1592 |
1622 |
2485 |
1314 |
2109 |
3967 |
7328.80 |
其中彩电 |
0 |
288 |
410 |
1028 |
1314 |
2109 |
3967 |
7328.80 |
请回答: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凭借票证购买物品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材料二中的数据,你能够发现哪些问题?(两个以上)试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3)以上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变化,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