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欣赏,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下列是对本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追求宁静的思想情怀。 |
B.这是一首叙事、写景、抒怀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追求清幽胜境的心情。 |
C.这是一首写景的五言律诗,表现了作者置身寂静、清幽、空灵的胜景中,心灵受到感染与陶冶的一种心境。 |
D.这是一首叙事与写景相结合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人生感悟。 |
对“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点评不当的一项是:( )
A.这两句是本诗最大的亮点,是全诗的最高境界,有此两句境界全出。 |
B.山光水色,曲径花木使鸟儿怡然自得,使人们心中的杂念消除净尽,灵魂得到净化与升华。 |
C.互文互义、相得益彰。 |
D.“悦鸟性”与“空人心”形成对比,鸟性之悦为人心之空作了铺垫 |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小题。
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①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①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作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根据词的内容,判断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
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乙】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甲】诗选取“小雨”和“”两种景物描绘出了早春独特的景色;【乙】诗抓住“”这个特征突出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甲】诗第三、四句与【乙】诗第一、二句都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这两处对比的作用。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犹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⑤吊影:对影自怜,身边没有亲人。⑥九秋蓬:秋天蓬草脱离本根随风飞转。“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一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与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异同?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①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②回:回旋。③繁,这里作动词,增多。本诗首联选取了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30字左右)
杜甫有诗“语不惊人死不休”,结合本诗颔联,说说作者是如何炼字的。
古诗词赏析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到“白沙堤”终,写出了一路所见西湖的美好景象。 |
B.颔联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颜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
C.诗歌尾联中的“最爱湖东行不足“说明使人流连忘返,委婉含蓄的抒发了作者对春日西湖无比喜爱的思想感情。 |
D.该诗的语言既符合格律诗的规范,又清新明快、校场平易,充分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艺术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