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欣赏,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下列是对本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追求宁静的思想情怀。 |
B.这是一首叙事、写景、抒怀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追求清幽胜境的心情。 |
C.这是一首写景的五言律诗,表现了作者置身寂静、清幽、空灵的胜景中,心灵受到感染与陶冶的一种心境。 |
D.这是一首叙事与写景相结合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人生感悟。 |
对“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点评不当的一项是:( )
A.这两句是本诗最大的亮点,是全诗的最高境界,有此两句境界全出。 |
B.山光水色,曲径花木使鸟儿怡然自得,使人们心中的杂念消除净尽,灵魂得到净化与升华。 |
C.互文互义、相得益彰。 |
D.“悦鸟性”与“空人心”形成对比,鸟性之悦为人心之空作了铺垫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试举例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5分)
春宵自遣
唐·李商隐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
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
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
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地胜遗尘事”中的“遗”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小题。(4分)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解】“引”是古代的一种诗体。一、二两句写出了秋风哪些特征?
后人为什么说“孤客最先闻”中“最”字用得好?请联系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作简要分析。
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成小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
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
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
诗歌鉴赏。(4分)
春兴(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诗的最后两句语言平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其中最具表现力的是 A、 B两个字。 (2分)
这是一首写暮春之景的诗,抒发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情感?(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