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活动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 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为政以德”。
材料二 法家,春秋战国时代一个以君权为核心,法制为手段的思想学派,它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为秦朝最为采用。
(1)材料一中“他”指谁?他所代表的学派思想何时正式确立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2)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被成功实践的事件?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秦朝实行的哪一项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材料三 识图答题:
(3)请说出这是我国古代的哪一项发明,它被广泛应用于什么事业?
材料四 (4)完成下列表格
人物 |
代表作 |
文学价值或重要地位 |
张仲景 |
① |
医圣 |
②________ |
《兰亭序》 |
天下第一行书 |
张择端 |
③___________ |
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
④ |
《红楼梦》 |
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
(5)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请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6年11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此片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各界的热烈讨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大国的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世界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在成为世界性大国的道路上布满艰辛,20世界30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困难,美国和德国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纵观“九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走下飞机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挚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尼克松也动情地说:“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材料二如图,不同时期中美领导人的握手:
(1)材料一中提到中美之间“25年没有交往”,那25年中美之间处于什么状态?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中美两国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2)除中美关系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事业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举两例。(4分)
(3)从中美之间关系的变化,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贞观政要》
材料二 据记载,马可·波罗来到泉州游历时经常看到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等族人结婚的场景。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在位的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并举一例予以说明。
(2)材料一的统治者的政绩是什么?
(3)材料二所述的情况出现在哪个朝代?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种情况导致的最后结果是什么?
1937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这主要是因为苏联人民在列宁的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